春风送暖,正是农家忙碌时。

最近,沁县故县镇下清河村的村民们每天跟着村党支部书记张效云在大棚里忙活着。

来到下清河村再往北走,便能看到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大棚。进入大棚,一排排瓜秧被精心挂起,拨开繁多硕大的绿叶,是一个个新鲜饱满、翠绿光亮的西葫芦。虽然已快要拉秧,但西葫芦的数量依然可观。

刚刚将西葫芦装筐的村民张爱朋,细细一清点,脸上笑开了花。“咱这西葫芦真争气!”张效云帮着张爱朋将西葫芦运上车,“5月份就要拉秧了,咱们也得抓紧为换季种西红柿做好准备呀。”

欢笑声从大棚中传了出来,添了几分春日里的喜气。

然而在10年前,下清河村167户537口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清苦。

2010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村“两委”班子四处考察学习,在对当地的气候水土情况、各种蔬菜对气温湿度的要求、蔬菜市场情况等细心比对后,认定在村里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是一条能走得通的脱贫致富路子。

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决定通过党员带头的方式,动员村民参与,多次组织村民大会和入户谈话后,村里的两名党员成功牵头带领6户村民在当年建起了8座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葫芦和西红柿,当年一个大棚的收入就达到3万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积极性愈发高涨,次年又有18户村民参与其中,新建起18座大棚。作为当初大棚种植的“元老”,张爱朋这样说道:“咱是一名党员,又是村干部,村里要发展产业时一定不能拖后腿。村民们对种植有顾虑,那我们党员就必须先走一步,发挥表率作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这条致富道路行得通。”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于村民来说,可靠的种植技术不仅是致富法宝更是发展大棚种植的底气与信心。深知这一点的下清河村“两委”,为了不让大家的投资和辛苦打了水漂,外聘技术人员到村里面对面为大家进行培训指导。

从苗床准备到成菜采摘,种植户们跟着技术员一步不落地学习种植技术,渐渐地,大家从“门外汉”成功变成了大棚蔬菜的种植能手。同时,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结对帮扶”,村里懂技术、会种植的能手越来越多。

有了技术,大棚蔬菜产量有保证,村民们的“钱袋子”自然也越来越鼓。下清河村的党员们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收益向村民们发出了脱贫致富的“邀请函”。

2015年,下清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曾经,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下清河村全村人的梦想,而今,梦想照进了现实,也成为大家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2017年,经过7年的实践和发展,村“两委”认识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沁县千里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新建14座日光温室大棚,并于当年投产,户均年增收5.5万元。

如今,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下清河村建有54座大棚,成为故县镇乃至整个沁县有名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产出的蔬菜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太谷、太原、阳泉、石家庄等地。

“以前种玉米辛苦一年,到头来一亩玉米才能卖千把块钱,建了大棚后我现在一年能纯赚三四万块钱。”依靠种植大棚蔬菜过上好日子的李建红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村民的辛劳换来最大的回报,下清河村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列上了日程表。“我们已经在着手准备成立蔬菜协会,还要在附近建一个批发零售市场,组建一个运输队。”张效云说,“由协会统一负责对接联系外地商超,运输队负责运送,到时候一斤菜就是多挣1毛都是赚,咱这一个棚一年可是能产6万斤左右的菜哩。”

现在,商标注册是下清河村最当紧的事,大家铆足劲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