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担当作为,“沿河乌江先锋”开设“学习身边榜样”专栏,通过刊发系列身边榜样事迹,在全县营造“发现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今日刊发泉坝镇岩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徐源的奋斗历程。
徐源,男,中共党员,1985年3月生,2003年3月参加工作,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州钢绳股份公司环境运行保障分厂工段长。2021年5月,主动请缨来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岩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驻村以来,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把践行党的誓言作为毕生追求,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强了基层组织。他心系群众,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了大量困难。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发展壮大了村级产业。
抓党建、增活力,建强基层组织
农村党员是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重大责任。刚到村时,徐源发现农村党组织力量薄弱,村党支部仅有13名党员,其中半数以上党员年龄超过50周岁,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难以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此,他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调研,集思广益,找出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理清驻村帮扶工作思路,完善党员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持续提高农村党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照“三会一课”要求开展组织生活,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以“如何增强党性修养”为主题的宣讲,引导农村党员提高了党员同志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力量。做好年轻党员的发展工作,主动深入村组,动员思想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岩园村党员队伍。
通过组织各项学习及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有效激发全村发展活力,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系民生、解民忧,牢记为民办事
驻村期间,他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积极学习政策文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通过入户走访,他发现脱贫户冉茂万户生活困难,由于四十多岁的冉茂万患有残疾未娶妻生子,与八十岁的母亲共同生活,每月仅靠低保度日,生活十分困难。为帮助冉茂万改善生活,徐源通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到只要冉茂万能够评定为三级以上的智力残疾,便可为其申请为特困供养人员,增加该户收入。于是徐源立即联系冉茂万亲属带其前往县人民医院作智力鉴定,鉴定结果为智力三级残,顺利为其申请特困供养人员补助,解决了该户的生活困难。
泉坝镇岩园村海拔落差大,适合养殖蜜蜂,村内养蜂的群众也比较多。在入户走访中,他发现很多蜜蜂养殖户虽然收获颇丰,脸上却难见喜色,通过了解才得知,原来村里地理位置偏远,群众缺少固定的蜂蜜销售渠道,导致蜂蜜滞销。发现问题后,徐源同志召集村“两委”干部进行商议,统计全村滞销蜂蜜数量,对接贵州钢绳集团公司,通过公司平台促销,成功将村里的优质蜂蜜销售一空。据统计,全村销售蜂蜜200罐共计400斤,为村民增收4万余元。每当提起徐书记,群众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蜜一样甜美的微笑。
找问题、抓创新,壮大集体经济
岩园村阳光充足,灌木林地占比高,适合发展白山羊养殖。该村2020年获得250万深度贫困村专项补助资金发展白山羊养殖项目,当时采取“1:2”利益联结机制模式,即新生产小羊羔按每3只养殖户占一成,合作社占二成模式分成。按该管理模式发展一年后发现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专业养殖技术。养殖场在疾病预防过程中对消毒、驱虫、治疗等防疫工作缺少专业技术支持;缺乏固定的销售渠道。没有形成产销合一的品牌效应,导致出售价格不高;农户参与度不高。由于该模式农户收益较小,参与积极性不高,从最初的6户代养户减少到3户。
对此,徐源带领村“两委”干部寻找问题根源,大胆进行创新,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针对性地对利益联结模式、管理模式及销售模式进行调整。管理模式方面,聘请了专业的防疫人员对各代养点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及技术指导,定期指导代养户对各羊场进行消毒、驱虫、接种疫苗及病症治疗。建立白出羊管理档案,小羊一出生就进行跟踪饲养,保障产品质量。由合作社按照养殖需求统一采购药品,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及质量。利益联结模式由原来的“1:2”模式调整为“721”模式,即:由原来“每新增3只小羊羔养殖户占1,合作社占2”的模式分成调整为每销售1只育肥羊的收入除去聘请技术顾问、物资、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羊圈维护)等成本后,代养户占70%利润,合作社占30%利润。销售模式上也由原来的统一集中售卖调整为“集中售卖+零星销售”模式。由于产业规模目前不大,统一集中销售难以保证销售渠道及价格,调整后的销售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保障销售价格。
改变模式后,岩园村的白山羊养殖项目2022年底出栏97只商品羊,每只1600元,共获得收入15万元,代养户分红10.5万元,合作社获得分红4.5万元。同时,还能带动劳务用工,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促进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增收效益明显。
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他时刻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准则,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深入农村一线,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通过大量细致的驻村工作,赢得了岩园村群众的一致好评。2023年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党的声音进万家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