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赵国陆

通讯员 曲泽辰 王超 报道

本报济南讯 随着气温逐步回暖,济南市钢城区各地农业大棚里,正在抢抓农时,备战春耕春播,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该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一村一业”破解发展难题,帮助农户鼓足“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

3月初寒意未消,艾山街道纸坊村的育苗大棚内绿意盎然,萝卜苗破土而出,农民正在忙着给新苗浇水。“等天气转暖后,我们就把大棚里的萝卜苗移栽到室外,6月份就可以收获种子了。”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曹水卿说,他们种萝卜不是为了吃,而是卖萝卜种子,这是村里的新产业。2021年开始试种,村里发现这个路子经济效益好,成立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村里统一在大棚里育苗,然后免费把苗发给村民种植,种子收获后有专业公司回收。村民颜丙学去年种了两亩地,亩产70公斤萝卜种,每公斤120元,干了3个月赚了16000多元,他今年准备再扩大种植面积。目前,40多户村民加入了萝卜育种的队伍,今年计划种植80亩,预计种子产量过万斤。

3月5日,辛庄街道坡庄村西红柿种植园的26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外春寒料峭,棚内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村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正在栽西红柿苗。

“别小瞧了这小小的西红柿,可是我们的致富果。”坡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宜杰说,今年通过大棚租赁的方式种植了220个品种,这些西红柿的特点是口感更好,3月份栽种,5月份就可以上市了。他们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销售,预计成熟后亩产近1万斤,收益近10万元。技术、种苗、管理、销售全部由专业的农业产业公司负责,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确保卖得出、卖得畅,实现集体、村民双增收。

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债券项目之一,这个种植园由当地引进的龙头农业产业企业提供从种子到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技术支持,为实施农业产业振兴及都市农业发展做好平台、人才与技术支撑,打造“番茄小镇”,推动农业实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走进颜庄街道西沟村的温室大棚,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6500株香椿生长正旺,簇簇娇嫩的香椿芽绽放枝头。“我们种的是红油香椿,今年第一年试种。”西沟村党支部书记赵守军介绍,马上准备采摘第二茬了,当天的收购价是每斤18元,春节期间头茬香椿芽卖到了每斤30元。

为了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西沟村经过详细考察,决定发展大棚经济,吃特色农业饭。2023年底,他们投入70余万元,建成了两座高标准大棚,种植水果黄瓜、圣女果等,并引进了香椿,利用上市的时间差,提高收益。与露天的香椿树不同,大棚里的香椿是一年一种,每年10月种植,个头不到2米高,陆续可采摘4茬。到了清明时节,露天的香椿芽大量上市后,这些细杆香椿树就被粉碎回田作肥料。赵守军说,整个种植过程不用施肥,只需要管理好温度和湿度。西沟村已经与临朐县一家合作社签订了香椿收购合同,销路畅通稳定。今年他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再整合30亩土地,新建6个大棚,让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