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还有4斤左右的甲鱼吗?我要20个,有优惠吗?”
“有有有,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在接受百年大公报旗下的大公网湖南频道记者采访时,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学文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学文的电话时不时响起,每隔一会就有人打电话找他咨询、订购各类水产品,生意源源不断,十分繁忙。
大通湖区地处洞庭腹地,素有“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洞庭明珠”的美誉,是国家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区。乘着“精准扶贫”的春风,2015年9月,李学文借助地区资源优势,成立学文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鲜鱼、甲鱼、小龙虾等水产品养殖,投资3000余万,养殖面积达1600余亩。截至2019年,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就业、技术帮扶、入股分红等,带领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成功脱贫。
发展养殖产业,逆转贫穷人生
走进学文养殖基地,就像进入一个休闲度假小村,四周被绿水环绕,沿着新建的步行小道,整个基地风光尽在眼前。李学文介绍:“我正计划将水产养殖和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在养殖基地打造一个休闲度假的场所,开辟饭庄、垂钓、绕池塘散步小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让平时忙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能够利用假期与周末来体验一下乡村惬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能够实现养殖基地的深入发展,让村里面的经济能够活跃起来,带动村民就业和致富。”
问及如何走上大规模水产养殖之路时,李学文向记者讲述了他年轻时的故事。“我记得,小时候我们这的生活条件很差,经常吃不上一顿饱饭。从七八岁开始,我就会为家人分担家务,还会跟着大人一起去湖里捕鱼。”李学文说,他们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大通湖边,从小就学会了捕鱼。那时候他的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都是帮着家里干活,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业上,成绩不理想,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李学文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了。
刚跨出校门的李学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没有一门手艺,想要外出找工作,困难重重。好不容易,在父母和哥哥的帮助下,李学文进入当地一家制鞋厂工作,虽然很体面,但是收入很低,难以养活自己。“当时我一个月工资是30块钱,一年下来,基本上没存下什么钱,那时候我就想这样干下去不行,挣不到钱,难以摆脱贫困。”
带着致富的梦想,19岁的李学文决定辞职,自己做小生意。“我想着大通湖的鱼是我们的特色,那我就做起卖鱼的生意吧。”于是,李学文开始了与水产打交道的生涯。“一开始,一天可能就是挣个几块钱,慢慢可以挣到几十块钱,后面我还买上了当时流行的自行车,还是永久牌的。”随着李学文的用心经营,生意越做越好。
从一个几平米的卖鱼小摊,到现在1600余亩的水产养殖基地,李学文这个“小”生意一做就是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记者在他的基地看到工人在修建和完善基地设施,挖机在清理池塘,基地的规模还在一步一步扩大。
带领农户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自己富裕起来后,李学文没有忘记带动身边的乡亲们。他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跟着他一起做“稻虾”养殖,不少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年收入达十余万元,建好了新房买上了小车。在小龙虾旺季,合作社每天还会请20多名附近的村民来这里务工,工资150-200元每人每天,带领了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何先化,原是千山红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李学文带领下,承包了十余亩鱼塘,平时合作社都会为他提供鱼苗、饲料,并全程做好技术指导,保障小龙虾的销路。现在,何先化年收入达3万余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
不仅如此,李学文还会为村里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每年送上免费的虾苗和养殖饲料,让他们多一个挣钱的门路。“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里有一个叫李美兰的农户,家庭情况比较差,有一次她来我这里买小龙虾养殖所需要的草,只买了三袋,我告诉她只用三袋太少了,但她还是舍不得买,后面我还是给她多送去了六袋。为减轻她的心里压力,就编了一个‘谎言’告诉她是合作社当天卖不出去的。”李学文告诉记者,李美兰可能到现在也不知道这是特意为她免费提供的,但选择做这一件事,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只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与此同时,李学文抓住淡季的空闲时间,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养殖的成功经验,根据当地的养殖环境特点,引进了“甲鱼+鲜鱼”套养模式,给合作社以及当地农户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在同一个池塘养殖甲鱼和鲜鱼,不仅能够提高其品质,还能实现双倍的收益。现在,这一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功,附近有好几家农户也已经跟着我发展这一模式。”李学文说。
如今,随着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角吹响,益阳大通湖区的产业正在飞速发展,而乘着这股东风,李学文对未来的发展也满怀信心。“近期,我们镇因为‘稻虾’套养发展良好,被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现在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打产业。”他表示,接下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将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村民们不出家门就能把钱挣到手,让大家都实现增收致富。
步履不停,发展不止。记者看到,在益阳大通湖区,还有许多像李学文这样优秀的人,为进一步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发挥为民服务、创新发展的精神,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继续新奋斗!
大通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过卓越贡献(国家的粮仓),自己却在贫穷落后中艰难爬行了数十年。如今,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感召下,当地全体村民彻底实现精准脱贫后,正乘着“乡村振兴”新春风,迈向新征程。用李学文的话说,大通湖,从此一定会是美如仙境之湖!(文/大公网湖南周汝洁 孙慧 刘巧雄)
【看我江山红遍29】依托水产养殖,书写出动人的致富故事--大公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