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第15课 课程标准: 了解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山东省 高一历史 品经济发展新变化 悟时代进步新曙光 看文化科技新发展 壹 贰 叁 第一篇章 赏盛世繁华 赏盛世繁华品经济发展新变化 合作探究:根据课本内容及材料找出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小组分工,互相补充。 农业发展之新变化 1.新品种的引进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生齿日繁”。——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阅读材料,思考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对明清社会有何影响? 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增长。 史料实证 2.新经营方式的推广材料二 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

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 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积累了大笔钱财,成功致富。 材料三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史料实证 商业发展之新变化商业发展:进入新的繁荣期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史料实证1400年到1800年,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的这种更为核心的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

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现象之一是,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至少直到1800年为止,亚洲,尤其是中国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课外拓展 商业发展之新变化商业发展:进入新的繁荣期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史料实证 思考:工商业市镇兴起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麻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广东佛山镇 江西景德镇镇 河南朱仙镇 湖北汉口镇 手工业发展之新变化 材料1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āo),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2: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神宗实录》 材料3:(明代苏州纺织业)群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蒋以化《西台漫记》 思考:材料呈现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什么新变化? 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资本主义萌芽” 史料实证 新的经营方式 新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资本论》 唯物史观 赏盛世繁华悟时代进步新曙光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王守仁 (2)思想主张: ①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3)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传习录》 陆九渊 王守仁 王守仁 (1472—1529) 尊称阳明先生 浙江余姚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守仁《传习录》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王守仁《传习录》 思考:何谓良知? 良知就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人心中的善念历史解释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王守仁 (2)思想主张: ①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3)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传习录》 陆九渊 王守仁 李贽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焚书》 材料四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论李贽的“叛逆”之处? 根据材料归纳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 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者,天下之大害。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以天子统乎天下,则天下乱;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 私欲之中,天理所欲。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君主专制 工商皆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禁欲主义史料实证 赏盛世繁华看文化科技新发展 “ ” 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 面向未来 与时俱进 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姿态中, “大同”与“天下”是一直存在的, “沿中线而行”的原则也并未消失。

我们不会扩张性地要求将他国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但当新的“文化殖民”到来时, 老师更期待同学们以后现代主义客观而平等的眼光审视新时代的外交问题, 以同样自信从容的态度看待这个千年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往来今夕。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第15课 “ ” 中国灵魂 世界眼光 面向未来 与时俱进 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姿态中, “大同”与“天下”是一直存在的, “沿中线而行”的原则也并未消失。我们不会扩张性地要求将他国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 但当新的“文化殖民”到来时, 老师更期待同学们以后现代主义客观而平等的眼光审视新时代的外交问题, 以同样自信从容的态度看待这个千年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往来今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