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普安县红星村长毛兔养殖小区里,养殖专业户肖广田和兔农们正在忙着剪兔毛,嗡嗡嗡的剪毛声打破了基地的宁静。
肖广田在剪兔毛
红星村长毛兔养殖基地始建于2016年6月,占地面积70余亩,现有兔舍33栋,兔存栏八千余只,覆盖带动红星村75户贫困户,肖广田就是其中之一。
肖广田身带残疾,腿脚不便,妻子也患有慢性疾病,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还有两个未满10岁的孩子,家庭生活困难。
2017年,随着长毛兔养殖产业在红星村落地生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村民们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肖广田利用政府提供的100只成年兔和5000元的饲料参与长毛兔养殖,家庭经济情况逐渐好转。
“兔毛有公司回收,销路一点都不愁,养殖长毛兔两年多就赚了八万多块钱,我还想继续发展下去,多挣点钱供两个孩子读书。”肖广田说。
学习剪兔毛
据了解,为保证农户收益,普安县结合实际,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与新普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销协议,公司提供培训、种兔、饲料、药品、技术服务,回收兔毛按照优级毛90元/斤、一级毛80元/斤或统毛82元/斤保底收购,小兔按120元/只回收。每只兔子一年有100元以上的纯利润。
同时,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自2019年9月开始,普安县按照“党建引领、减贫带富”的基本思路,探索创新了“党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在新的模式下,基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农户通过到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集体经济合作社所获利润按7:3比例分配,7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扩大再生产,30%用于增加入社农户收入。目前,该模式已在普安县逐渐推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长毛兔
此外,为拉长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普安县在西城区保冲村建设集长毛兔种兔繁育、培训、饲料加工、兔毛加工、纺纱、针织、梭织、服装、销售为一体的长毛兔产业园,项目完成后可解决长毛兔产业发展过程中种兔和饲料供给、兔毛加工销售等市场问题和贫困户就业等社会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户愿发展、养得好、有效益、能致富。
目前,普安县已实现了长毛兔养殖村村全覆盖,养殖小区总数达199个,兔存栏达18.68万只,年兔毛产量280吨,年产值4595.28万元,带动2005户贫困户增收。“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的顺口溜在普安大地上越传越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义
编辑 王小婷
编审 王璐瑶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