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左右,以“民宿”冠名的乡村旅游产品在江浙一带出现,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民宿被称之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但作为一个源自国外的舶来概念,论软硬件品质相较于国内的农家乐可谓是“飞跃”,加之,近几年来文化创新的概念风行,民宿呈现井喷式增长,一时风头正旺。
然而,由于民间资本的盲目跟风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定价虚高,以及民宿“主人”身份复杂化及运营团队的不稳定,当地生活体验不足等等,已经背离了民宿之初心。
一是“城市文青创业”的标新立异,试图把城市时尚风和小资文化的“雅”搬至乡村,来“颠覆”乡村人文图景的“俗”,却忽略了乡村民宿产品在乡村民俗方面的核心本质,最终沦为仅供朋友或商业会谈的场所。
二是资本投资的“连锁化”民宿,批量收购民宿或改建整个古村路,更有甚者,将传统民居村落推倒,获取资产价值更高的“净地”开展重建后再售卖,或是包装成明星网红民宿后完成股权转让套现;这种以利益至上的经营导向早已背离以民宿产业经营推动乡村发展的初衷,即便以所谓“文化大咖”“明星网红”加持,也无法掩盖其难经推敲的“快餐文化”本质。
三是以莫干山的典型爆款“洋家乐”,所谓的“跨界混搭、中西合璧”理念,刻意选用“全球高端物料、设备和活动”,如此不计成本、不计后果自然造成定价一路居高不下,逐渐成为了“精英阶层”的消费品。
这些所谓“伪民宿”已经失去了对乡俗文化的情感与尊重,仅仅将其视为工业品化的变现工具,长此以往将难以维续。其根本问题在于民宿的经营者已非原住民,没有了原乡文化的底蕴,如何披上民宿的外衣?自然也无法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农家乐才是正宗传统
有关“农家乐”一词的来源公认是最早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之笔。800多年前,陆游在路过四川岳池时,被当地淳朴、美好的农家氛围所感染,挥毫写下诗句《岳池农家》,其中“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成为歌咏农家生活的典型诗句。足见农家乐的传统文化意蕴非民宿的这个舶来品可比。
30多年前,以花卉苗木种植和销售为主的四川郫县农科村经常迎来外地客商挑选苗木,不少成都市民也在周末来此游玩赏花。一些客商中午在此与农户共进午餐后便会主动留下金额不等的餐费。谁曾想,当地农户“无心插柳”的非主动经营行为正是我国农家乐的最初萌芽。
1992年,四川省委原副书记冯元蔚在农科村调研时为徐家大院题写了“农家乐”的字幅。自此,“农家乐”这一旅游业态有了正式的名称。在此之后,相继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造访农科村并肯定其积极作用。随着经营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再结合各地的资源特色,到现在,已经衍生出渔家乐、牧家乐、羌家乐、藏家乐、彝家乐等多种新形式,一时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农家乐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质上解释了乡村旅游的文化本质,即提供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且富吸引力的“乡村生活方式”,满足了城里人放松休闲、回归自然的需求。
曾几何时,“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为形式的“农家乐”旅游吸引城市人的蜂拥而来。但随着城市生活元素日益丰富,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期待也随之提升。当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吃顿农家饭,住个热炕头;当一提到农家乐,似乎成了低档产品的代名词时,不仅让陆老夫子情何以堪,更甚者是以往的农家乐是否会退出历史舞台?
农家乐如何破局
在很多人眼里,农家乐的周边环境一般都比较有田园风情,但农家乐本身的住宿条件比较差,特别影响体验,单纯怀旧式、原生态的农家乐已经不能满足游客所追求时尚、个性的需求。换言之,不是农家乐过时,而是农家乐所提供的体验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进入到一种更高级别的田园生活度假形态。
提升档次,打造自助式乡居
现在游客的要求很高,原先农家乐大都卫生条件一般,这就需要提升房间硬件设施标准,至少得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来做,并可以制定出合适的客人住房规定和内部服务管理制度,打造高品质的服务标准。如是老房子也需保留有老房子的味道,但是也要依据现代人的休闲度假理念重新设计和装修。
同时可以打造一种完全“自助式”的农家院落,配齐柴米油盐酱醋以及游客所订制的三餐所需食材,没有服务员和厨师,让游客来了吃住娱乐全自助,既可保留了游客得私密性,同时营造了一种私家院邸的感觉。
农家乐也需人与自然相融合
如今农家乐要想留得住人除了要对住宿条件改善以外,还要加入各种能让游客参与进来的“体验式经济”,要让游客在田间地头感悟到农耕文化。比如赛秧马、割水稻、打新米、运粮食、钓螃蟹、挖泥鳅,而游客要想感受农忙的快乐,光去农家乐可没有,必须来到田间地头才行,甚至还有米桶脱米、石臼舂米等的原始农耕劳作都可以去设计和感受。
再比如,搜集一些淘汰下来的老农具,石磨、碾子、粪箕子、铁耙、镰刀、扁担、围灯等等,利用村内大礼堂或者有些底蕴历史的宅子打造成一个民俗文化馆,引导来游玩的客人去馆里了解村子的过往历史。
要学会经营“乡愁”的新奇
现在总在说留住乡愁,那么乡愁到底是谁的乡愁?如果从旅游的角度讲,乡愁不是原住民的,而是城市人的。这是经过时间、空间的转换,文化、情感的积淀而形成的乡愁。农家乐是寻找乡愁的一个载体,但是现在年轻游客尤其是一些90后的群体,他们没有怀旧的资本,但是他们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东西,乡村旅游同样要适应他们这类人的要求。除去小桥流水、绿色山峦,内部设施和卫生服务的不断改善外,还需从特色体验等方面入手;例如,智慧型农场,可观摩种植新技术和新蔬菜品种,也可参与采摘,也可购买分包种植服务,利用微信或APP监控菜地生长状况。
总之,如今初级的乡村农家乐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要围绕“乡愁”做文章,打造出更高层次的农耕文化。未来的乡村旅游需要人与自然的充分结合,周边的生态环境要和谐,村子里的原住民要保留,只有和自然融为一体人们才会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