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老爹种莴苣,是被逼出来的。
20年前,沙老爹还不老,年纪不过55岁,一家老小拢共分得两亩地。地少,一季水稻一季麦,沙老爹说,那时候的日子,叫“熬”。
在淮安区漕运镇沙庄村,耕地资源不足,家家户户都一样。村民们也听说过不种稻麦种蔬菜,周期短,不仅赚得多,也来钱快。可沙庄的地,适合种啥菜,技术上哪学?不知道。
邻近的清江浦区黄码镇,距离沙庄村11公里,是“淮安红椒”发源地,境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品种丰富,种植技术成熟。得知这一信息,沙老爹欣喜不已,骑上自行车直奔黄码拜师。
有了技术,沙老爹浑身来劲,拿出5分地种莴苣,一炮打响。平均每分地长莴苣600棵,棵棵争气,茎肥叶绿,卖给菜贩,净赚3000元,比种稻麦收入翻了一番。
试种成功,心里有底,5分地扩大到两亩地,种莴苣种出“致富经”、日子越过越有味的沙老爹,在沙庄成了左邻右舍眼中的能人。此时的沙老爹盘算的却是另一着棋——帮乡亲。
2011年,机会来了。黄码镇蔬菜种植大户杨建高、陈广能、许成金急需找地扩大种植规模。这三位种植蔬菜的“老把式”沙老爹都熟悉,也有交情。沙老爹把他们悉数请到沙庄,搞土地流转,发展蔬菜种植。
沙老爹思路明确:“土地流转了,建蔬菜大棚,村民不用种地就能获得地租收入。愿意到大棚里务工的,还可以多赚一份薪金。尤其是村里的低收入户,打工也不需要跑远路。”
然而村民们的反应出乎三位种植大户的意料:“地,是沙庄人的命根子,地越少才越金贵,流转了吃啥?”
土地流转受阻。沙老爹二话不说,挨家挨户跑腿做工作,忙活了半个月,流转土地130亩。为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沙老爹干脆挑起大梁,联合从黄码请进沙庄的三位种植大户,外加当地的种植大户何中海,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搭建起90个蔬菜大棚。其中,沙老爹自种大棚9个,面积总计11亩。
10年过去,如今90个大棚种植的蔬菜已从起初的莴苣、扁豆、四季豆,扩展到毛豆、丝瓜、空心菜、茼蒿、韭菜、青椒、皮皮菜等10多个品种,年纯收入达90万元,常年为沙庄村解决留守老人、低收入户就业60多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9岁,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10年过去,如今的沙庄人已很少有人称呼沙老爹的本名——“沙彦青”,用正在四季豆大棚帮忙锄草的低收入户胡冬英的话说:“叫他老爹,一是因为他已是75岁的人了,二是因为他有一副热心肠。叫他沙老爹,亲切!”
融媒体记者 王正道 杜勇清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通讯员 赵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