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谁来自山川湖海,却乐得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吃”虽是细枝末节,却也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前有袁枚谈小吃,后有汪曾祺说五味。欣赏和品尝一座城市的美景与美食,就像在解读她的历史和文化。笔耕不辍,厨房不冷。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为您带来全新的视频栏目《味道济南》,带您走进济南的大街小巷,在美食中尝百味人生,在影像里品味道济南。
马家村香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亓竹冉 赵业超
春分过后,植物开始加速生长,芽叶菜也进入采食期。从3月26日起,历城区港沟街道马家村的村民便开始忙着采摘本村特色“红芽香椿”,为保证香椿的新鲜度,村民们要赶在谷雨前将第一茬香椿全部采摘并装箱送至顾客手中。
“温暖山窝”催早熟
村民在山上采摘红芽香椿
新采摘的红芽香椿
3月下旬,一场倒春寒让山上的温度骤然下降,但降温丝毫没有影响马家村村民采摘香椿的热情。此时,山地里香椿树枝头上约10厘米的香椿芽看起来通红鲜嫩,非常诱人。香椿芽长得快,村里的订单接得更快。
在历城区政务服务港沟街道马家村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手机时不时响起,这些电话都是专门来预定马家村红芽香椿的。为了尽快发货,村民们及时将刚从山上掰来的香椿去掉木杆,整整齐齐扎成一捆,装至标有“马家利仁红芽香椿”标志的包装箱内。随后,数十箱红芽香椿便随订单奔往济南各大商超。
“我们马家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三面环山、背风向阳,白天比较温暖,非常适宜香椿生长,而且村里产的香椿品种为‘红芽香椿’,颜色红、口感好,吃起来又香又甜,上市还特别早,所以非常受济南市民的欢迎。”马家村村委主任芦振福自豪地说。
百年历史成就种植基地
合作社设计的包装盒
在马家村,随处可见一株株顶着红芽的香椿树。据村民介绍,村里已有一百余年种植香椿的历史,“最初,香椿树是自己萌发的,后来慢慢就在村里长开了。”
由于马家村地处山区,村民们能种的作物多为小米、花椒等,收入难免偏少。1984年,村两委意识到村里的香椿树特色鲜明,并且具有较大的市场,于是决定将马家村打造马家红香椿种植基地。至1994年,村两委开始鼓励部分承包山地的村民作为试点,大量种植香椿树,没想到销售异常火爆,看到这馋人的收益,其他村民也纷纷将香椿纳入自己的种植计划。2007年,马家村农民合作社成立并申请“鲁马牌”商标,2018年还成立了马家利仁种植专业合作社,马家村的红芽香椿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时至今日,村里400余户村民家家种上了香椿树,马家村红芽香椿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时令菜”。
村民拿着一把红芽香椿告诉记者:“你看,我们村这香椿都是山上自然生长的,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是绝对的无公害食品。现在集市上很多人买香椿时都会问一句是‘马家’的吗?我觉得这就是对我们村红芽香椿的一种认可。”
多种吃法惹人垂涎
炸香椿
结束一个上午的采摘,村民们便开始准备午餐。村里饭桌上的菜往往就地取材,质朴却味美。尤其在香椿产季,花样繁多的香椿菜便登上了村民家的餐桌。
上午11点,几位村民聚在便民服务站,麻利地将择好的香椿洗净。此时的红芽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
“把这香椿裹上面糊,放油锅里炸一下,可香了。”村民一边说,手中一边不停地将面粉与鸡蛋搅匀,随后将红芽香椿沾匀面糊,轻轻一抖,放入热油锅。只听“滋啦”一声,香椿飘在滚油上,上下翻浮,几分钟后,沥去多余的热油,金黄色的炸香椿便可以出锅了。整束香椿在油炸的过程中,披散开枝叶,形似一棵金黄的小树,而轻咬一口,鲜、酥口感混合春天的椿味,很是曼妙。
而把切碎的香椿放在面糊中搅匀后,放在煎锅中,慢火煎至两面金黄,喷香的气味令人食欲大开,趁热吃,外酥里嫩,香椿的特殊香气和着鸡蛋与面粉的味道,可口又清爽;将香椿焯水后切成小丁,倒在新鲜豆腐丁上,再淋上少许味极鲜、香油等作料,鲜绿配嫩白,煞是好看,而吃到嘴里,更是香滑爽口,让人停不下来。
“吃香椿不染病,我们红芽香椿不光营养价值高,还能抗氧化,能养颜抗菌,好着呢!”村民们将香椿菜摆上餐桌,房间里便溢满了香椿味。
香椿的吃法多种多样,但无一不是人们对春天味道的向往。港沟马家村的红芽香椿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让这个春天“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