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余庆县白泥镇满溪大坝的耕作场面与往年不一样。

600亩核心区域里,一台集翻土、开沟为一体的大型农机往返其间,工人顺着农机的轨迹,施肥、播种、覆土,一行行高起的土埂笔直向前延伸。这其中运用的缠线直播大葱种植新技术,让当地村民不时跑来看热闹。

“等过段时间大葱长出来,这600亩地就像一块块编织紧密的绿地毯,我们再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那才更有看头!”在此流转土地种植大葱的贵州满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春春兄弟俩对大家说。

满溪大坝有耕地1260余亩,距离余庆县城仅10多分钟车程,土地肥沃。以往村民各自为政种些小菜卖,虽然每亩地也能收入几千元钱,但由于缺技术缺管理,千亩良田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

随着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余庆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抱大腿’依托龙头带动,培育新产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余庆县委县政府的答案很明确。

满溪大坝发展大葱产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满溪大坝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适合种大葱。我们今年夏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以每亩地1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种大葱。这比我们在余庆其他地方流转土地的价格贵了近1倍。”田春春说。

“我们村也有人种过大葱,可从没见过这个种法。能不能种得出来?流转费也不低,我心里有些替他们公司担忧。”满溪村村委会副支书董武恒告诉记者。

运用缠线直播大葱种植新技术种大葱,对田春春兄弟俩也是头一次,“这么好的土地,这么高的流转费。我们必须靠高技术出高效益。”

今年国庆节,兄弟俩去山东考察,缠线直播大葱种植新技术让种过大葱的他们目瞪口呆,“两排一米长的种子线上有160粒葱种,由此推算一亩地一季可收1万斤大葱。大葱密密麻麻紧挨着生长,远看就是一块地毯,吸引很多游客照相留念,成为农业景观。而在余庆,农户手工种植,一亩地一季最多收3000斤。这个技术有说头!”

事不宜迟,带着特邀的山东农技专家,兄弟俩回到满溪大坝放手开干。

“埋几根线就能种出大葱?我不信。”

隆隆轰鸣的机器声,吸引一众村民在田头围观质疑。

“田总,到底行得通不?”董武恒也一再试探。

“试一下就知道了嘛!”田春春语气坚定。

种植作业从11月9日开始,满香园公司从山东引进了两台机器。山东农技专家带领当地几位务工农户,一天就种好20亩地。11月21日,田春春兄弟俩对记者说:“600亩土地一个月内就全部种好。”

大葱好卖吗?记者问。“供不应求!”田春春说。原来,满香园公司种植的大葱品种葱白长,味辣,是重庆火锅的必备食材。“仅与我们合作的重庆双福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一个商家,一天就要5万斤。”

“大葱采收时,重庆、四川的批发商都在地里等着呢,他们自己开车拖走。满溪大坝旁就是高速公路,下午采大葱,第二天一早就在重庆上市。”田春春说,一年种两季,一亩地一年可收入2万元,甚至可到2.6万元。600亩大葱一年就有1200万元至1500万元收入。而且,机械化种植也使人工成本大大减少。“这就是我们敢于支付高额土地流转费的原因。这笔账有算头!”

满溪村村委会副支书董武恒说,在组织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村供销合作社与满香园公司通过利益联结,使群众获得土地流转金、到基地务工获薪金、参股经营获红利等方式,确保群众利益。

“以前种稻谷最多亩产3000斤左右,现在把土地流转给他们,每个月还能去基地务工20多天,一天80元钱,一年的租金和务工收入加起来有两三万。”满溪村村民潘永财说。

而董武恒说:“公司种植600亩大葱成功后,将极大带动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家跟着企业学着种大葱,抱团发展,将更有赚头!”

“董支书快来看,大葱发芽了,这下你不用担心了吧?”一群人随着田春春围到垄间,只见10多天前才种下的大葱,已经发出了3厘米高的嫩芽。

“萌芽就是希望!看来再过5个月,满溪大葱就能换来大收益。”董武恒满脸笑容。

满溪大坝发展大葱产业,是余庆县实施农村产业革命,推进22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余庆作为农业县,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过程中,以‘63211’(即60万头生猪、30万亩茶叶、20万亩果蔬、10万亩花椒、1万吨生态水产)产业布局为突破,就是要想方设法打造现代农业,让农业产业有看头、科学种植有说头、经营收入有算头、农村群众有赚头。”余庆县县委书记令狐绍辉说。

如今,该县乌杨坝区实行藕虾立体种植养殖,每亩产值从以前的3000元飙升至1.5万元以上;

到2025年,余庆县茶园面积将达30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8亿元,综合产值达35亿元;

全县果蔬面积常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综合产值8亿元以上。

结合农村产业总体规划布局,余庆县认真分析资源禀赋,科学定位县域优势,围绕“抓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五位一体利益联结经营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让农产品泉涌出山。

头头是“道”尹长东

这个冬天,全省各地都在谋划蓝图、积蓄力量,准备在来年继续“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紧扣“八要素”,贯彻落实“六个转变”的过程中,各地都有自己的招数。比如遵义市就通过培育新产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产业革命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怎样调动积极性?讲道理、摆事实,说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就是好办法。余庆县关于“产业有看头、技术有说头、收入有算头、农民有赚头”的说道,就非常接地气。

产业有看头,就是发展的产业、品种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规模大效益高,值得别人借鉴学习;

技术有说头,就是运用的技术手段是科学合理的,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被人们津津乐道;

收入有算头,就是发展的产业必须经得起市场考验,参与各方的收入都很可观;

农民有赚头,就是作为农村产业革命的主角,农民群众有钱可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四个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把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大道理解释得头头是“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