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

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

观音手上托着于阗的守护神

这是喀拉墩遗址出土的壁画残片。观音面如满月,左侧一只手里,举着仅存一半的圆形物体,圆中间是用简笔勾勒的小动物。有人说它是于阗国的守护神—一鼠王。相传,于阗西面有个大沙丘,是鼠王的地盘。有一年匈奴发兵进犯,军队就驻扎在沙丘旁边。于阗王担心力不能及,于是焚香祷告,祈求神鼠相助。结果次日两军对阵,匈奴的弓弦、马具和甲胄的系带都被老鼠咬断了,于阗大获全胜。为表达谢意,此后举国上下敬鼠拜鼠,相沿成习。 摄影/刘玉生。

“阿弥陀佛”是于阗语对梵语的音译

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

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

国尚音乐,人好歌舞

唐僧玄奘赴印度取经,返程中驻留于阗数月。他评说当时的于阗“国尚音乐,人好歌舞”,这种传统可能由来已久。考古人员在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以西约百米的沙丘中,发现了这把三弦琵琶。琵琶面板上有两个月牙形的散音孔,覆手下方有放音孔,可起到调节音色音量的作用,足见当时的于阗工匠已通音律。供图/上海博物馆

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

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

西风吹来的佛陀“发型”

这是一尊5-6世纪的如来佛头像,系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上世纪初从和阗盗采,现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佛教传入于阗的具体时间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其传播路线必经过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这一地区在迦腻色迦王统治的时代,流行犍陀罗造像艺术。图中的佛头有水波纹似的发髻,正是佛教传入初期所保留的典型的犍陀罗风格。摄影/动脉影

“东国”公主把桑蚕种藏进了帽子里

离开小佛寺,我转向前往策勒县达玛沟乡以北90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那里有一座废弃于唐代的遗址——杰谢镇,或者叫“丹丹乌里克”。

古老的建筑物在沙漠中半露半掩,四处皆是残垣断壁。我从这倾颓的遗迹中,能依稀分辨出哪里是城墙,哪些是房屋的框架。当年,斯坦因第一次进入和田时,最先直奔的就是这里。1900年12月,由寻宝人吐尔迪带路,一行人走进了遍地死树残骸的丹丹乌里克。枯死的树枝裸露在阳光下,就像死人的骨头一样干硬、惨白,看起来异常狞厉。

致富经养殖桑蚕_桑蚕养殖业_养殖桑蚕技术

“象牙房”是唐代军镇所在地

丹丹乌里克,是维吾尔语“象牙房”之意。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考证,这里曾是唐王朝设置在于阗的军镇杰谢镇所在地。茫茫黄沙下,掩埋着公元8世纪的宗教庙宇、官府衙门和民居设施。图1是上世纪初斯坦因拍摄的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木骨泥墙的建筑框架彼时仍在。图2是当时发现的一组泥塑与壁画相结合的造像。画面右侧是脚踏小鬼的于阗佛教护法神毗沙门天王泥塑,中间是鬼子母及其幼子嫔伽罗,左侧是释迦牟尼和大弟子迦叶。 供国/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院

他在这里待了十四天,获得大量浮雕、文书,及后来轰动中西方美术界的若干唐代壁画、木板画,包括《鼠神图》《传丝公主》《波斯菩萨》《龙女图》……

在《传丝公主》木板画里,一位古代贵妇,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帽子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她的两旁跪着侍女,左边侍女正用左手指着她的帽子。画面一端有个装满东西的篮子,另一端是个多面形物体。

这个场景难道有什么特殊含义?斯坦因起初不解。他把木板画带回大英博物馆,清洗处理后,从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发现了一丝痕迹。

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取经归来的玄奘抵达于阗。在于阗停留期间,玄奘上书给大唐皇帝,因当初他“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需要朝廷批准他回国。

玄奘在于阗日夜为僧俗讲经。八个月后,他接到天子敕令,允许他东归。他辞别了于阗王,向东行进,经过一座“麻射”伽蓝。当地人告诉他,寺内有几株苦桑,是利用“东国”公主带来的种子繁育出来的。正是它们的成功种植,才让于阗掌握了桑蚕养殖技术,从而掌握了生产丝绸的诀窍。

丝绸,长期以来都是东西贸易中最珍贵的商品,也是国家最高商业机密。“东国”国王为了保住机密,下令边关严查死守,不许桑蚕种流出国门。于阗王心生一计,派使臣前往“东国”求婚,并转达“东国”公主,于阗没有“丝绵桑蚕之种”,希望她能带来一些,以便下人们能为她制作漂亮的衣裳。

“东国”公主求到桑蚕种后,偷偷藏进帽子里,带入于阗。为纪念此事,于阗国在首先试种桑蚕种的地方,修建“麻射”寺,同时规定,保护桑蚕,禁“伤杀”,即使要取茧抽丝,也得等到蚕蛾飞出蚕茧才行。

斯坦因认为,玄奘笔下的这个故事,解答了《传丝公主》木板画上的内容。画中公主帽子里藏的是桑蚕种,篮子里装的是蚕茧,多面形物体就是纺车。玄奘没有交代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以及所谓的“东国”究竟是不是指中原王朝。但可以肯定,于阗人掌握丝绸生产技术的过程,必然非常曲折,以至于在张骞通西域七百多年后,仍然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但斯坦因还是错了,他以为“东国”就是“中国”,而中原王朝去于阗有万里之遥,蚕茧恐怕半路就羽化为蛾。中国学者日后考证,“东国”指的可能是于阗东边的鄯善。两国邻近,鄯善先一步掌握了中原汉地的蚕桑丝绸技术。

不管怎么说,于阗人最终学会了这项技术。公元6-8世纪,这里桑树连荫、机杼不绝,本地产的纺织品甚至沿丝绸之路返销回中原。今天,一种名叫“艾德莱斯绸”的和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诞生就似可上溯到这个纺织业发达的时代。

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

“偷学”来的制丝绝技

这是和田地区出土的棕地黄色花纹狩猎纹锦(供图/上海博物馆)和木板画《传丝公主》(局部)。木板画原本是佛教徒的供品。画面上一女子指着公主的头冠,看,头冠里有秘密。按玄奘听到的说法,多亏“东国”公主偷偷将桑蚕种藏在头冠里,带进于阗,于阗人才得以掌握中原养蚕缫丝的技艺。也才能在唐宋时期,生产出像图中这样有着精致花纹的高档丝织品。丝绸织造技术在于阗发扬光大,不仅为其赢得了“绢都”的美名,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丝路开辟后,一些路段因政治和地理环境的变动而经常发生变化,也有新开辟的路段出现,但若经南道往来,于阗则是必经之地。中原王朝能够把丝绸销往西方诸国,就是因为掌握着养蚕缫丝的独门秘籍,谁知于阗人却取来这本“致富经”,甚至一朝成为名扬西域的“绢都”。倘若早知如此,不知暗渡陈仓的“东国”公主,是否还会在乎那三五件丝绸做的衣裳?

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

图中为艾德菜斯绸,就是和田百姓至今引以为傲的“丝绸之路活化石”

一枚钱币,正反面两种文字

让我们再把时间拨回到1929年。这一年,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在和田洛浦县西北17公里处的阿克斯皮力古城城墙下,发现了汉佉二体钱(又名“和田马钱”)。钱币一面中央为圆圈,圈内是一匹行走的马的形象,圈外环绕20字佉卢文:另一面中央为花纹,外边是汉文篆体“重廿四铢铜钱”六字。这些花纹和铭文,系采用打压法铸造,而非中原地区惯用的范铸法。专家分析,打压铸造源自古希腊,于阗的汉怯二体钱,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贵霜帝国(中亚古国)钱币的翻版。

名词解释·佉卢文

一种印度古文字,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流行于犍陀罗地区。也是汉代于阗人使用的主要文字。

1977年,玉龙喀什河西岸的买力克阿瓦提古城遗址,又出土了重约45公斤的五铢钱。这种钱币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货币。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建于西汉初期,除了汉五铢,还曾发现大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剪轮钱和唐代的“开元通宝”。

这些古钱币,就是于阗先民无意中留下的线索。顺着这条线索,我仿佛能回到于阗最辉煌的时代——公元前一世纪后的一千年中,这片绿洲隶属于大汉和大唐联邦体系,是连结南方藏域文明、西南方印度文明、西方波斯和古罗马文明、东方大中原文明的十字路口。它在物俗、纪年、典章制度方面多仿效中原,而建筑、技艺、绘画等领域则取法百家、兼容并包。

比如城。汉代以后,于阗的城市平面有圆有方。阿克斯皮力就是圆城,而买力克阿瓦提则是方城。圆形城郭是中亚和印度地区希腊化城邦的特点,方形、长方形城郭,则说明中原汉王朝城市建设上的“崇方”观念已远播西域。

再比如城内佛寺。于阗佛寺建筑形制与中原地区大为不同,最显著的是独特的“回”字形布局和木骨泥墙结构。有学者认为,这种“回”字形佛殿,属于伊朗建筑传统,也有人说,这是深受犍陀罗佛寺风格影响的结果。

寺观壁画更是如此。达玛沟附近发现过一副精妙壁画,画的是于阗国守护神毗门天。他的身上、头上有层层浓彩光环,头戴圆珠花冠,圆珠内有太阳鸟……这种“铁线描、重设色”的绘画方法,以及圆润柔丽、富有动感和韵律的人物形象,皆与中原画风有别,堪称神来之笔。专家推测,可能出自初唐于阗画家尉迟乙僧之手。

尉迟乙僧据说是于阗画派的代表人物。画史上对他的评价大致是这样的:画家将中国线描技法与印度凹凸法融合一体,用前者“曲铁盘丝”般的坚韧线条,勾勒物象的形态,用后者不同色彩的深浅,晕染出物象的立体感,可谓兼中印美术之长。意大利学者马里奥·布萨格里的观点则更令人感到惊奇,他说“于阗画派吸收了印度、波斯、中国、粟特甚至乔拉斯米安的因素”。

这种独具一格的绘画技法,在唐初又传入长安,不仅刺激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而且对高丽佛画乃至日本奈良时代建筑壁画,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艺术的反哺了吧。

养殖桑蚕技术_致富经养殖桑蚕_桑蚕养殖业

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

左侧这幅壁画是2002年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的。画家选取了四分之三侧面来展示佛的脸庞。躯干轮廓用朱线,衣服轮廓用黑线,背光轮廓用白线,粗细均匀的线条,让人想起盛唐时期流行的“曲铁盘丝”技法。细察佛像面部,长而弯的细眉,柔且媚的飞眼,朱唇小口,面含微笑,有一种佛像罕见的姣美之气,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右图为该遗址出土的唐代木盘。摄影/刘玉生

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_致富经养殖桑蚕

七位于阗王子曾试图一次性进贡360公斤玉石

养殖桑蚕技术_致富经养殖桑蚕_桑蚕养殖业

桑蚕养殖业_养殖桑蚕技术_致富经养殖桑蚕

五花马是于阗特产

李白有诗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究竟是什么马?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考证,它实为古代于阗出产的一种周身布满花斑的西域马,唐宋时一度是绿洲输入中原的重要商品和贡物。图为和田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的唐代木板画。画面上半部的黑斑马即五花马。供图/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

致富经养殖桑蚕_养殖桑蚕技术_桑蚕养殖业

桑蚕养殖业_养殖桑蚕技术_致富经养殖桑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