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气温、水温上升较快且昼夜温差较大,水产养殖动物摄食活动开始增多,水体中各类病原微生物也逐渐活跃,水产养殖进入病害易发及流行期,应加强水质管理,做好消毒和杀虫。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极端天气给养殖生产带来损失。

一、病情预测

1.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淡水鱼高密度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2. 鱼类小瓜虫、车轮虫等寄生虫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3. 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盐城、泰州、扬州、等地区。

4. 鲤浮肿病、鲤春病毒病:重点关注徐州、连云港等鲤鱼主要养殖地区。

5. 鲈鱼诺卡氏菌病:重点关注南京、苏州等加州鲈养殖地区。

6. 甲壳类蜕壳不遂、烂鳃病、肠炎病、白斑综合征、纤毛虫病:重点关注泰州、宿迁、扬州、南通等地区。

二、防控措施

1.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

在养殖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充分消灭各种病原,选择健康、抗病力强的鱼苗,提高饲料质量,增加鱼体免疫力。在养殖过程中,定期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全面预防,在饲料中拌入抗菌类中草药。发病塘口使用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投药饵前一天最好停食,让其在饥饿的状态下,药饵投喂后,能迅速吃完。

2. 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

鱼种场应定期对亲鱼进行检疫,杜绝亲鱼带毒繁殖。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对购买的鱼种进行检疫或询问苗种产地发病历史等,避免购买携带病毒的鲫鱼苗种。养殖过程中,切忌过度投喂,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制剂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等。发病池塘不换水、不泼洒外用药物、不内服抗生素、减少饲料投喂量,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可使病情缓解。

3. 鲈鱼诺卡氏菌病

合理放苗,控制养殖密度,做好日常水质调节,控制病菌繁殖,尽量投喂新鲜的天然饵料和优质的配合饲料。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鱼类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发病塘口先停料,同时使用消毒药物配合抗菌药饵治疗。

4.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

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放养以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适量投饵,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在水底。

5. 虾、蟹肠炎、蜕壳不遂

选择优质苗种、保持良好水质、做好清淤和水草种植工作,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饵料,保持虾、蟹体质健康。尽量避免频繁使用杀虫类药物,保持水质清新,水位适宜,定期改底,抑制有害菌的侵扰。河蟹养殖中做好水草养护,培殖螺蛳,合理施肥,改善底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蜕壳前增投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增强体质。

6. 其他注意事项

(1)投放健康苗种。选购苗种时,须经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或有实验室检测报告),或从已经列入国家、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经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苗种场购进苗种。在投放苗种前,注意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原。还要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苗种生产企业需选育优质亲本,强化亲本培育工作,投喂蛋白质丰富的优质配合饲料和免疫增强剂,以增强鱼体抵抗力。根据天气情况,对亲本培育池适当进行水位调控及水质调节,为亲本提供适宜环境,促进性腺发育。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结合养殖场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事先选择药物进行预防,做好水体的消毒工作。杜绝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现象,养殖生产操作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3)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由专业兽医进行诊治,明确具体致病源后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