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在社旗县兴隆镇赵岗村万亩构树基地中,数十名群众正在田间辛苦忙碌中,整地、栽苗、浇水。遥望基地,着眼的是秋收后的田野里的点点新绿,焕发出勃勃生机。
“注意保持株距、水要浇透、保证存活率,可以套种楸树,每亩地可增收4000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省木本粮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丁向阳博士在一旁细心指导。
“霜降前1000多亩地要全部栽种完毕,构树生长快,等到明年三四月份,这里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那时,就能见到效益了。”卉农公司总经理周黎兴奋地对记者说。
万亩构树基地隶属于南阳卉农生物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南阳市首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快繁以及深加工“构香”饮品食品开发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采用“林-粮-料-畜”一体化的技术,开发出杂交构树可替代人用部分主粮及猪、牛、羊、鸡、鸭、鹅等饲料,年出产杂交构树种苗2000万株。目前公司技术已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区推广。
2017年公司基地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2018年公司被南阳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18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千企帮千村”先进企业,2018年进入河南省第八批入库科技中小型企业名单。
2018年,卉农公司投资成立了社旗县金构农牧有限公司,在兴隆镇流转土地,实施“”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支部+农户(贫困户)”的合作共赢模式,打造“构树种植+生态养殖+产品加工+构香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拓展扶贫新路子
早在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就将构树扶贫工程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日前,河南省构树扶贫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开封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兰考县构树产业扶贫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并提出将在河南省大力推进构树扶贫工程,力争明年河南省构树种植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2020年达到20万亩。
与此同时,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省财政厅、省畜牧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构树扶贫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我省多地包括社旗县建立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构树种植示范基地,省财政每年将拿出3000万元-5000万元,对发展较好的试点示范县进行奖补,将河南打造成构树产业的特色基地。
南阳市结合实际积极落实国家、河南省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编制年度计划和工作方案,把构树产业扶贫项目作为九大专项绿色有机专题重大支撑项目重抓重推。
社旗县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首要举措,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农业扶贫产业的实施意见》,按照“四跟四走四集”,即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原则,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扶贫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一批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高、辐射能力强、带贫成效快、贫困群众能长期稳定受益的特色优势产业,将“蔬菜、中药材、林果”这三大项定为县级扶贫主导产业,并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划定县乡两级龙头标准化生产基地。10月4日,社旗县人民政府县长张荣印、副县长李贺峰带领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负责人到兴隆镇构树中药材扶贫产业园现场办公,强力推进。卉农公司的万亩构树扶贫项目落户社旗兴隆镇中药材产业园,对兴隆的贫困群众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打造系统产业链
看起来不起眼的构树,其实一身都是宝。
“我们种的是中国科学院在原生构树的基础上研发改良的杂交新品种。”周黎向记者介绍。杂交构树生命力旺盛,抗污染和病虫害,种植第二年进入丰产期,每年能收割3-5茬,亩产鲜叶及嫩枝8吨左右,可连续收割15年-20年。树叶粗蛋白含量高达26%,是很好的饲料,还可以造纸,此外,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可以说,构树全身都有经济价值。
“万头有机构香牛养殖基地在社旗县委、县政府协调下,盘活利用旧有废弃养牛场,很快就能重新启用。到时候,构树全发酵饲料就为绿色养殖打下了基础。”周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粮食,绝大部分用来当饲料喂养牲畜,用杂交构树可以替代进口饲用蛋白原料,有助于摆脱蛋白饲料对进口的依赖,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构树抗病虫害性能强,不需要喷洒农药,用来当饲料没有农药残留。同养殖场相配套,屠宰场、有机肥厂及构香茶、构香菜、构香面等食品加工厂都将很快建立起来,要把这儿打造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扶贫示范基地产业园,年产构树饲料6万吨、速冻构芽菜8000吨、构香茶100吨,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上亿元。
开启群众致富门
“没想到这构树有这么多好处,这就是棵‘摇钱树’啊!”正在基地忙着浇水的申付瑞大娘乐呵呵地说。申大娘说,她今年58岁,出去打工是干不动了,到构树种植基地打零工,累不着,一天工资50元,大家都抢着来。
“兰考将构树种植与发展畜牧业相结合,形成了鸡、鸭、牛、羊、驴养殖和饲草种植的‘5+1’模式,为我们发展构树产业扶贫做了很好的示范。”兴隆镇镇长李志欣对记者说,发展构树产业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探索,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大面积种植,还对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有很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镇里成立了种植产业发展专班,强推强抓,今年完成5000亩土地流转任务,明年保证完成1万亩地的流转任务。
“这几天每天都有六七十人在基地务工,贫困户优先考虑。”周黎说,“等到基地完全建成,还可以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养殖,后续的多个深加工项目,将提供至少5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不少于两万元,群众离脱贫致富不远了。”
金秋长风吹过千亩新绿,展望未来,周黎信心十足。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小胄 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