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镇新政村委会木板箐村,随处可见黑色遮阴棚。“别看这些大棚丑,里面种的是重楼,是木板箐村群众这几年收入的主要来源。”同行的新政村党总支副书记自加应介绍。
小重楼“敲开”致富门。供图
木板箐村坐落于无量山东麓,群山环抱,平均海拔1960米,一直以来因受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影响,村民过着种粮为吃饭,养猪为过年的日子,这里曾是新政村委会最贫穷的村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民郭文义从山里挖了几株野生的重楼种在自家地里,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一批重楼成品和籽种就拿到45万余元的收入,成为村里靠山吃山、靠重楼挣钱的第一人。看着郭文义家尝到种植重楼的甜头,许多农户陆续开始种植重楼。
小重楼“敲开”致富门。供图
“我家从2012年开始种植重楼,现在我家六口人的生活开支和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主要靠种重楼。”村民李枝清兴奋地告诉记者,2017年他家的重楼卖了30多万元,靠着种重楼他盖了新房子,还买了一辆车,日子越过越好了。
小重楼“敲开”致富门。供图
“看他们种重楼收入好,我自己也种了一些,第一批就卖了4万多元,娃娃读书和全家生活都不用愁了。”李万清信心满满地说道。李万清户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六十多岁的父母,还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依靠重楼种植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小重楼“敲开”致富门。供图
一家看着一家干,一户跟着一户上,种重楼致富成了木板箐群众的共识。在几年的种植过程中,群众还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的管理方法。“这几年重楼价格好,还比较稳定,每斤能卖100多元,老板直接到田间收购,只怕种不出来,不愁卖不出去。现在我们村55户家家种重楼,全村重楼种植面积超过30亩,2018年单种植重楼一项户均增收就在2万元以上。”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陈耀介绍。
小重楼“敲开”致富门。供图
“脱贫只是第一步,我们要带着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更好。”自加应这样说,“为实现这个目标,村党总支带领党员群众,转变发展方式,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下重楼种植,从一开始的种植一分、两分地慢慢发展壮大,现在,有的农户种植面积达到了5多亩。”
云南网通讯员 饶天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