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一只虫的蟋蟀江湖 上千客商聚宁津一只虫能卖万元2016.09.11 10:45:10济南时报摘要:“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在宁津当地有个这样的说法:抓两个月的蟋蟀可以让千家万户致富,个头大、战斗力强的蟋蟀更是可能卖出上千甚至上万元。每年处暑之后,上千外地客商齐聚蟋蟀产地宁津,在蟋蟀的江湖里你来我往,你争我斗。如今,宁津市场已经接近尾声。据说,今年最贵的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

斗蟋养殖技术哪里高_养殖蟋蟀致富经_蟋蟀养殖技术视频

“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在宁津当地有个这样的说法:抓两个月的蟋蟀可以让千家万户致富,个头大、战斗力强的蟋蟀更是可能卖出上千甚至上万元。每年处暑之后,上千外地客商齐聚蟋蟀产地宁津,在蟋蟀的江湖里你来我往,你争我斗。如今,宁津市场已经接近尾声。据说,今年最贵的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

“软黄金”蟋蟀动辄身价过万 午夜后开始热闹的蟋蟀市场

小县城靠蟋蟀名闻全国今年最贵的一只蟋蟀卖出万元价

9月8日,白露过后第二天。晨光还未熹微,德州宁津县长途汽车站的客运广场,聚集了操着本地口音的农民和各地口音的客商。最近一个月,这个小县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热闹,把他们聚集在此的就是风闻全国的小虫:蟋蟀。

宁津的蟋蟀骁勇善战,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冠军。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宁津县政府每年办蟋蟀节,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关于宁津蟋蟀还有个传说:风流皇帝宋徽宗酷爱玩蟋蟀,被金兵俘虏,路过山东宁津,行李散了,从车上掉下来一个小盆,蹦出一只蟋蟀。宋徽宗垂泪对蟋蟀说,你走吧,800年后,你会称雄华夏。正好800年后,在宁津举办了第一届蟋蟀文化节。

8日5点,蟋蟀文化市场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当地农民把连夜抓来的蟋蟀分装在白色小罐子里。如何分辨哪只小罐里装的蟋蟀是“好货”?秘密就藏在小罐的盖儿上,每名卖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标注着蟋蟀的品相,有的盖子上写着“好”、“大”,还有的画着圆圈、直线等符号。

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更是为了挑选一只好蟋蟀不遗余力。买家们头上戴着头灯,耳朵上别着蟋蟀草——用来挑逗蟋蟀的草棍儿,每到一个摊位就拿着蟋蟀草“挑逗”蟋蟀。一旦蟋蟀被挑衅,震起翅膀发出响亮的叫声,买家就可分辨优劣了。

白露已过,蟋蟀节临近尾声。今年最贵的一只蟋蟀以一万多的高价被南方的一名买家收走。

一年一季奔波在田间的人们

天擦黑男人钻庄稼地抓蟋蟀 天不亮女人赶往县城售卖

市场最东头,卖家孟女士说,她抓蟋蟀卖蟋蟀已经20多年。前几年丈夫意外去世,原来夫妻协作一抓一卖的工作由她独立完成。自从处暑以后,她每晚七八点钟天色擦黑时出门,穿上迷彩服戴上头灯钻进玉米地里,赶上运气好的时候,两三个小时能抓十几只,有时候也一无所获。孟女士说自己体力不比男人,顶多抓到晚上11点就回家,睡上几个小时,天不亮就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孟集乡赶到县城售卖。

“今年我这最贵的一只卖了800元,到现在17天卖了3000块钱。”孟女士说,往年还有一只卖过2000元,买家是一个南方人,据说那只小虫一度战无不胜,甚是威风。所以,此后每年那个买家还来买她的蛐蛐。

市场上出摊卖蛐蛐的很多是女人。当地居民说,大半夜地钻庄稼地很是辛苦,多是男人去抓;午夜过后,女人们便带着数十上百只蛐蛐来到市场上。挣得好的夫妻俩,这一季能挣上万甚至更多。这天早上,老于夫妇都来到市场上卖蛐蛐。“本来我也不想来的啊,可我好不容易逮了一条好蛐蛐,打眼一看就是上千的成色,媳妇两百就给卖了!”老于气呼呼地给隔壁摊位的熟人喊道,市场眼见就要收尾了,高价是很难卖上去了。卖 一只好蟋蟀能顶30亩地年收成当地有农民抓蟋蟀一干20年你争我斗的蟋蟀江湖

一只好蟋蟀顶30亩地年收成 人工饲养的“白虫”混迹江湖

“你这就是条白虫子啦!”拿蟋蟀草撩拨了几下,一名中年买家直接扭头离开。

“要是白虫子,你给我摔死它!”后面卖虫的妇女咬牙喊道。

在当地,农民都说蟋蟀是软黄金,抓住一只好的,能顶上30亩地一年的收成,于是便有了人工饲养的心思。买家说的“白虫”,指的就是人工饲养的虫子。在斗蟋场上,若是被人看出是白虫,那是要被逐出赛场的。

操着南方口音的买家周先生,已经收到了两条品相不错的“大青翅子”。在蟋蟀中,大青翅子为异形福相,是蟋蟀中的佼佼者,宁津最出名的就是这个品种。在北方很多地区,几百条蟋蟀中也找不到一条大青翅子,而在宁津,如果当年雨水好,大青翅子的比例能达到百分之五。

怎么选蟋蟀,门道也是甚多。老钱不是蟋蟀玩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中介”,也就是买家口中的“虫贩子”。据说他去年卖给玩家的一只蟋蟀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上海的决赛。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在蟋蟀声声漫吟轻唱中,凉风四起。白露已过,收虫季结束,收了好虫子的玩家们,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在斗蟋场上一展威力了。

宁津蟋蟀产业繁荣的背后

当地农民抓、虫贩子收、南方买家买

蟋蟀罐等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

中国斗蟋风俗大约自12世纪中期以后,在江浙一带开始流行。研究蟋蟀的古谱、斗虫技艺此前都以南方为主。旧时,人们还不具备长途奔波、远赴他乡逮虫的条件。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方虫家渐渐发现了山东蟋蟀的优势,而且本地虫源越来越匮乏,于是纷纷北上收虫。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几次全国大型的比赛中,宁津蟋蟀数次夺冠,渐渐名声大振。

每年收虫季,众多买家从上海、江浙甚至广东赶来宁津。宁津本地农民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加入抓蟋蟀售卖的行列。渐渐地,一些“虫贩子”也开始做起中介的生意,从农民手中收购蟋蟀再卖给玩家以此盈利;与此同时,蟋蟀罐等相关产业也在当地蓬勃发展。

玩家收到好虫后,便带回当地斗场上与其他蟋蟀一决胜负。当前玩虫风气,当属上海较重,各地胜出的蟋蟀往往都被带往上海参加级别更高、影响力更大的比赛。在斗场上,宁津蟋蟀的名气越来越大,近些年屡屡卖出万元高价。据说,高价虫买家多是南方人,不过收到好虫的玩家大多比较低调,不会轻易将好虫公开示人。

万元好虫是不是一定战斗力强?资深玩家说,品相好的蟋蟀有个好“底子”,但是斗虫之前还有近一个月饲养时间。若是饲养得当,虫儿必然如虎添翼;若是这段时间不悉心看护,好虫也有可能“泯然众人矣”。

蟋蟀养殖技术视频_养殖蟋蟀致富经_斗蟋养殖技术哪里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