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频道

学榜样守初心,强“四力”担使命。为提高师生典型宣传报道的能力和水平,以榜样力量激励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1月1日,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教学公开课。邀请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记者站、广西日报社、广西广播电视台等5位一线记者走进新闻专业教学课堂,分享采访报道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全过程。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位教授,对记者的作品一一进行点评。广西大学领导为这5位一线记者,颁发“教学公开课主讲教师”聘书。学院全体党员、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共200多人参加观摩听课。

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总结发言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

“新闻敏感”“深度”“热度”“熬夜赶稿”等词在5位一线记者的讲述中频繁出现。广西日报社的一线记者是最早进入黄文秀同志牺牲现场的记者。他说,作为记者,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这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作为记者要有突出的新闻敏感,黄文秀同志确认牺牲后,他认识到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突发事件,决定要从重大典型方向去挖掘新闻素材,把报道的主题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新闻报道还要把握舆论导向,广西日报社的新闻报道客观呈现了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不但获得了官方舆论的支持,也在民间舆论场引起了共鸣。

优质课总结发言稿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

教学公开课现场

广西广播电视台一线记者分享采访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心路历程:采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采访报道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中,自己不断被感动。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把青年的榜样树立起来,把新闻报道做好,让更多的人从黄文秀身上学习到一个青年有所担当、有所作为的精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记者站一线记者讲述了制作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新闻视频的过程。新闻视频报道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报道,这就要求新闻视频中不仅要有细节,还要有打动人心的故事。

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一线记者讲述如何让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道更有深度。他认为,最接地气、最粘泥土、最带露珠的故事恰恰是最动人心魄的力量。

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一线记者讲述了作为一个记者如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要“小切口、抓细节、定位准、用真情、写特色”。此外,新闻报道还要有热度和深度。

优质课总结发言稿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

广西大学领导为5位主讲人颁发聘书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们在点评中强调:人物报道中最难的是典型人物报道,典型人物报道中最难的是典型人物视频报道。但央视关于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新闻视频报道,表现了黄文秀精神的实质。央视新闻关于黄文秀先进事迹5分钟的视频报道中采访了8个人,没有一个镜头超过10秒,全方位地讲述了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这样的新闻视频有热度、有深度,真实地还原了事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公开课,是一场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的集中展示,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一项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成果。媒体人进课堂与同学面对面交流,以先进事迹宣传报道为教学案例,为同学们带来的精品佳作、鲜活案例和新闻故事背后的操作技巧,激发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这是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教学形式,使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取得新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优质课总结发言稿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分享稿

参加公开课的领导、主讲人、点评教授合影

经典的案例、朴实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摩听课的同学,课堂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同学们在听课之后纷纷表示,这次公开课与以往生硬的报告会完全不同,一线媒体记者用自身经历和经验分享了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新闻报道的制作思路和过程。让我们不仅学习了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而且还了解到新闻报道背后的操作技巧和宣传策划。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继续通过把典型宣传报道引入课堂、把优秀新闻作品引入课堂、把记者好故事引入课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加强院媒协同,共育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文/毛浪涛,图/李冰蕗、何婉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