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栽种马铃薯,可以使马铃薯提前上市,调济市场蔬菜供应,同时也是种植户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途径。所以发展地膜马铃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种植地膜马铃薯对于种植户来说,有关措施已经掌握,在实际的生产中,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亩产,增加经济收入,还有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须提醒一下。
一、栽种时间问题
种植户们为了赶早上市,认为早栽种可以早收。他们忽视了每年的早春一定时间气温是变化的,例如去年2月10日前后平均气温12度,谁能保证今年2月10日前后也是12度呢?所以在早春马铃薯栽种时不要看去年是啥时栽种,要根据当年当时气温变化而决定栽种时间。避免出苗后被晚霜冻死幼苗。
当温度达到5度时,芽开始萌动,但极为缓慢;温度7度时开始发芽,但速度较慢;当温度达到12度左右,幼芽生长较快,最适宜的温度为13~18度,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到7度时,幼芽即可生长,12度以上即可顺利出苗。因此,栽种的最佳时间,就是寻找10厘米地温在12度上下的日期,这个日期南北有别,如淮北地区在立春前后,但具体时间要跟着气温走。也可以用当地断霜日向前推30~40天的办法确定栽种日期。
二、施肥问题
马铃薯和其它农作物一样,需要最多的营养元素为氮磷钾三大元素。而每生产100公斤鲜马铃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5公斤、五氧化二磷0.2公斤、氧化钾1.06公斤,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1:0.5:2,所以马铃薯需要的钾较多。这样就需要在栽种中多施钾肥,这是种植户所容易忽视的问题,认为种植马铃薯与其它作物一样施肥就可以了。致使所种植的马铃薯块小口味差,产量提升不上去。正确的施方法是多施有机肥,少氮多钾。每亩施有机肥3方包括饼肥80斤,二铵35斤,硫酸钾30斤或者使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60~80斤做底肥。追肥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20~30斤。
施底肥时,不能将全部用肥都撒在地面,应50%全面施,50%施在垄中央,叫肥料包心施。
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在植株现蕾即是结薯初期进行追肥,不宜过早以防植株徒长。过晚引起薯块腐烂。
三、地膜问题
当前地膜种类较多,如:无色透明膜,这是在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聚乙烯透明薄膜。覆盖这种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一般可使土壤耕层温度提高2-4℃。黑色膜,这种膜太阳光的透光率较少,热量不容易升高,但能显著地抑制杂草生长。绿色膜,绿色膜能明显抑制杂草生长。黑白双面膜,为了克服黑色膜的一些缺点,科研人员又研制出了黑白双面膜。它一面是乳白色,另一面是黑色。杀草膜,这是利用含有除草剂的树脂加工制成的一种特殊薄膜。防虫膜,预防草莓、蔬菜病虫害的地膜。银灰色膜,此种膜具有反射紫外线、驱避蚜虫的作用。光降解膜,这种膜使用到一定时期就会自行粉碎,与土壤溶为一起,可以避免废旧的薄膜对土壤的污染。
在马铃薯上常使用无色透明膜较好,也可使用光解膜,不宜使用其它膜。
何时揭膜,一般种植户全生育期不揭膜,但这种做法可以改变,为了清除杂草,可在气温正常后将膜去除,进行中耕除草浅培土,防薯块青头。
四、种薯问题
马铃薯品种易受病毒侵染退化,产量降低。所以不能自己留种薯,要使用脱毒的种薯,解决办法是购买高海拔冷凉地区的种薯。
五、去花蕾问题
马铃薯开花是自身正常的生理现象,要不要去除花蕾,种植户与农技人员意见不一致。农技员认为,从养分输送规律看首先输送上部生长点。如果将上部生长点去掉,养分会减少向上部输送,下部积累的就多,薯块长得就大。而种植户认为,去花蕾花费工时,收多收少不明显。从提高产量方面来说,去花雷的措施还是可以的,因为可以提高产量10~15%,提早成熟5~7天。
五、浇水问题
马铃薯为块根作物,对水分较为敏感,缺水膨大受阻,薯块个头小,水分过多不利生长,引起渍害。特别马铃薯在薯块膨大以后,土壤水分不宜过多,保持湿润即可。浇水应在现蕾初,不宜过晚,以免水分过多,出现薯块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