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平菇致富_致富种植平菇怎么样_致富经种植平菇年收入百万

走进位于莱阳市柏林庄街道北汪家疃村的山东菌乐菇食用菌有限公司蘑菇大棚,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朵朵平菇破袋而出,显得格外鲜嫩肥美。

总经理褚振涛正叮嘱工人,要从下往上采摘,只见他熟练地用手掐住平菇根部,轻轻一扭,平菇就被摘了下来。大棚里面,工人们正忙着对成熟的平菇进行采摘、精选、装筐,将其搬进库里冷藏;另一边,高温消毒、发酵、下菌种……工人们正在加紧新一轮的菌棒生产,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里,废弃秸秆是生成菌棒的培养源,出完菇的菌棒又被回收做成有机肥,循环利用。

“每到出菇的时候,就会忙不过来。每年公司生产150多万菌棒,100多万菌棒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能产出800多万斤平菇,为菇农带来700多万元收益。”褚振涛乐得合不拢嘴。

“目前公司有两套食用菌设备生产线,拥有菇类保鲜库3间,发酵场所3处,灭菌房两栋及拌料设施8套。”褚振涛说。

褚振涛曾是一个生意人,从事农副产品和果蔬保鲜。2015年,借助国家大力扶持绿色农业的发展机遇,从小生长于农村的他,萌生了回到农村发展绿色农业的想法。经过筛选和调研,他选择了平菇种植,同年在老家创办了莱阳市绿野家庭农场。

起初,褚振涛没有技术也没学过农业经营管理走了很多弯路。“一开始是购买别人的菌棒种植,采摘后自己销售。但菌棒成本较高,出菇多的优质菌棒数不固定,导致销售困难,收入也不稳定。”第一年褚振涛一个棚投入8万元,一年下来还亏损7万多元。随后,他前往河南学习食用菌种植,终于在第二年扭亏为盈,投入13万元,净赚18万元。

2018年,褚振涛参加了莱阳市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培训班,系统了解了食用菌加工与生产的完整过程,他决定尝试自己制作平菇菌棒,并成立了山东菌乐菇食用菌有限公司。

在两年多时间里,褚振涛逐渐掌握了培养源的选择、发酵、装棒、封装等技术。引入生产线设备后,公司开始机械化制棒、规模化生产。“摒弃了人工封装的制棒做法,机械化避免了菌棒重量不统一、封装不彻底等问题。”褚振涛说。

技术成熟后,褚振涛发现,平菇的培养源大部分是植物的秸秆或农产品的下脚料,田间堆积的废弃秸秆能不能利用起来,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呢?“我回收了当地玉米小麦秸秆、玉米芯、麦麸等农产品下脚料做培养源,经过50多次实验,终于做出了合格的菌棒。”褚振涛说。

山东菌乐菇食用菌有限公司对利用完的菌棒进行回收,用它做成有机肥。“食用菌栽培后的废弃培养料,包含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及经菌丝酶解后结构发生改变的粗纤维复合物,其有机质和营养价值较高。废弃菌棒被随地丢弃,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褚振涛了解这一情况后,新建菌棒有机肥生产线,有效解决了食用菌产业培养源二次污染问题,并形成独特的循环农业系统,每年产出有机肥50万吨左右。

如今,山东菌乐菇食用菌有限公司16个大棚的菌棒已销售到全国各地。菇农购买食用菌棒后,可以参加公司的食用菌养护培训班进行免费学习,在后续种植养护的过程中,褚振涛还会进行技术跟踪服务,随时随地对菇农进行技术指导。基地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推行在菌菇种植基础上的延伸产业链,健全集秸秆回收、菌棒制作、栽培种植、仓储销售、精深加工、废料利用于一体的菌菇全产业链条。

褚振涛没有忘记发展绿色农业的初心,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公司逐步形成以菌乐菇平菇种植基地为龙头,带动全家屯、黄花沟、柳古庄、北臧家疃等八个村庄的平菇产业示范带,柏林庄街道平菇占莱阳平菇市场80%以上,创造就业岗位130多个,带动村庄、群众增收280余万元。2020年,褚振涛的公司被评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进单位”。2022年,褚振涛本人被评为“烟台市乡村之星”。

“现在公司主要进行菌棒和鲜菇的销售,接下来计划进行平菇深加工,推出油炸平菇、平菇酱、平菇丸等产品,将农产品从‘菜篮子’推到‘菜盘子’,有效提升抵御价格风险的能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褚振涛表示。

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通讯员 宋秀英 摄影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