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论教育,智力,生活条件,和古人相比,我们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按理说,现在人在文学上应该比古人厉害才对,但现实情况是,很少人能作出古人那么优美的诗句,怎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对古人来说,读书就是读书,就是为了增加知识才干。古人把读书看成一件单纯的事情,为了读书而读书。
现在人读书太复杂了,读书不单是读书,读书是为了文凭,工作,赚钱。
老师父母经常教育我们,不好好读书,将来工作都找不到,打工都没人要。
经常吓唬孩子,读书既然有这么大的压力,你让他们怎么办,学习肯定会分心嘛。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那学习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一个内心复杂的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事情,学习也会感到越来越难。古人没现在人这么复杂,一心一意专注于读书,岿然不动。
他们对文学的研究比我们深,自然写出来的诗词句格外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近代只有毛主席可与古人相媲美。
毛主席一生看书无数,他把看书当成修行,贯穿始终。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
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今生一定能够成佛。
前几天看了电视剧《佛陀》,佛陀本来就是印度一个王国的太子,放弃了王位和财富,拿自己做实验,正如他所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开启寻找内心的佛性之旅。
也是为了一个单纯的的目的,舍弃所有,以树林为家,以动物为友,遇到什么,就向什么学习。
他的老师是万物。每次经历帮佛陀打开一扇门,最终修得圆满,内在觉醒,成为爱,自我滋养。
他没有把修行之道据为己有,而是写佛法,到处讲法,把所悟的道理,无私奉献给人民,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佛性。
佛陀在见性开悟之后,不是出世隐居山林,而是入世做事,把自己所学教给众生。
看看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竭尽所能付出,利他。就是自己在某一个点悟到了,阅读,营销,考证,写作,设计等等,做到行业前几名,出师了,把自己所有经验教授给别人,这就是具备佛性。
不是说非要到寺庙当和尚才叫修行。根本不用这样做,寺庙和尚只不过是平台和和道具。
当然,平台和道具不是一尘不变的,随时可以换的,可以换成做生意,阅读,设计,写作......。
但底层逻辑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一件事修行,打通内在障碍,把事情做成功,找到佛性。这才是真相。
生活,工作,结婚,组建家庭都是修行,围绕在一个人周围的事物,都是为了成就他,才出现在身边。
事情发生了,我主动接纳体验它,离开了也不留恋,生活的真相就是,来来去去无穷尽,循环轮回法无常。
人入相了,就会进入循环之中,生活中就会有各种问题存在,喜怒哀乐全找上门来。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所有的问题全是自己想出来的,麻烦是自找的,疾病是自找的。
所有的问题也不是问题,都一个个电影片段而已,来到每个生活中,人与之相遇,先是感官了解,达到一定程度,上升为理性讨论。
开始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问题消失,循环往复。但偏偏有人遇到问题,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天灾人祸、失恋、工作不顺……。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问题,你想是不是。关键是问题消失了,大脑却储存了事情的经过,时不时会在脑袋里浮现。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人痛苦的根源,就在于始终与大脑中储存的伤痛记忆进行纠缠。
有人把一辈子时间放在这些毫无意义的记忆上,是不是很可怕,太不值得了。那有人就问了,你说了这么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大家不要急,我接下来教大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答案,我已经在上面说到了,就是修行,向内挖掘。
这个问题谁都帮不了你,只能靠自己。外在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向内沉淀深度很浅。
你看树就知道了,弱小的树往往根很浅,一阵小风就能将他刮倒。再看看那些千年古树,他们的根伸展到角角落落。
任凭狂风暴雨,它依然坚如磐石。人也是一样的,内在扎根越深,丰盛圆满,能量满满,外在平静如水,处事不惊。
借事修行,把内在的障碍破除掉,释放佛性,找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