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正式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一年的经历与回忆都在逐渐远去,但是这一年中的各种体验却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我一直想以文字诉说这一年的生活,纪念这段简单而充实的日子,正好有考研分享的机会,我就写下我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关于考验的经验总结和时间安排网上是铺天盖地,而且学姐学长们都会一再强调这些内容。况且,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考试科目都不一样,所以我的心得体会中不会过多强调这部分内容。我的心得体会主要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考研、考研考的是什么、考研重要的工具是什么、如何摆正考研的心态:
一、我们为什么考研
我的做事习惯就是在做事之前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所以在我决定考研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在思考这件事情。大三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思考一个问题:一年后我该干什么?我面临的选择无非就是三个:出国学习、工作以及考研。但是我在详细评估了自身的经济情况和专业能力之后,前两者都被我否定了。如此一来,考研对我而言是最优选项。
考研当中有几个阶段是学生最容易放弃的时候:暑假、九月底、十一月底和考试前。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我们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支撑大家走过整个考研阶段。不要因为说周围很多人考研,所以我也就去考,或者说觉得自己清闲,又被周围的宣传鼓动就一时兴起。我以自身经历说明:我个人在选定考研道路之后开始梳理更为具体的理由,那就是我在本科阶段对于设计的学习非常局限,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强,对于设计专业缺乏深入了解。当我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不断的看书和学习我就不会当成是任务,而是一种生活常态。每当我学习完一段内容,内心感觉到自己有所收获时,那种成就感便会驱使我不断向前进。
有的人考研是为了继续钻研,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有的人或许仅仅是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不管你考研最终是为了什么,但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能让自己为了目标坚持下去的理由,认真地想一想“为什么考研?”。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年我见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人,有的人刚考研一两个月就退出了,觉得吃不了考研的那份苦;有的人到半路就消失了,认为自己不适合考研;有的人是到了最后放弃了,觉得看不到一丝希望也离开了。真正经过一年考研,我收获最大的不仅是结果而且是过程。如果你真正经历了考研的整个过程,我觉得不管是在专业知识的理解上还是自己的内心,都会有巨大的提升,考研的过程会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新的感悟。
二、考研考的是什么
第一次考研的同学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都会有同样的无助,那就是我们考研究竟考什么?怎么开始准备?从学科角度来讲,我们多数学生考研就是考四门课程,除了政治英语外就是两门专业课,不过这个不是我要讲的重点。考研的目标主要就是三个:地区、学校名气和专业学科建设。所以在考研准备的早期就可以开始考量自己的目标院校,考量目标院校所在城市环境、所学专业在周围城市发展前景、目标院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以及所报院校在专业内的地位等。从我和周围的同学交流总结来看,早一些确定目标院校或者框定待选院校范围是有利于最后结果的,因为目标院校的框定是做到有的放矢的前提之一。
考研这场战斗回头来看就是一场信息战、持久战与心理战,要讲求方式方法。在过去的这一年我们遇到的同行者中不乏反面案例,我以较为极端的案例说明。我曾遇到过一位同学,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控非常苛刻,每天也是按时按点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埋头苦干,很少与周围交流,或者就是自己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述。这样的习惯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劳心费神,而且是考试信息,考试资源的极其不对称,最终结果当然也是不尽人意。信息对等、信息通道通畅是考研过程也是未来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在跟本专业学弟学妹交流的时候也比较建议报一些辅导班,特别是两门专业课,这种专业课的培训能够为我们节省宝贵的精力,注意我所讲的是精力,倒不是一味强调时间。如果本科阶段在专业上研究不足的,一定想方设法打开专业大门的一角,窥探下所学专业的深度。在考研信息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那就是一以贯之的学习,这个过程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也许今后你们会发现,有的同行者四处打探信息,搜集材料,但是拿回来东西不整理不消化,以为捧着一堆纸就是学习,那么只能说这部分同学可能离研究生更远一步了。
三、考研的两个重要工具
之前已经有一些同学问过我考研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回答:我认为考研非常重要的两个工具是“量化”与“反馈”。这两个词初看起来过于抽象,但是实际上是我整个一年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体会也是对我学习过程最为准确的概括。
考研的复习实际上就是我们不断的认识我们目前与最后那场考试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学习来不断缩小这之间的差距。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需要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量化”出来,通过具体任务指标或者以直观的分数形式来呈现,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把每个时期的任务分配和达成度做出量化。比如我在暑假结束前设定的目标是熟练进行手绘课程的方案表达与上色,那么在暑假七月中旬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估,量化出自己的能力。
至于说反馈就是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在专业纵深和广度上的认知情况。考研并不是仅仅盯住两本书或者看两个单词就行,更要对专业以及与专业相关领域保持敏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反馈情况,这种反馈不仅表现在自己对不同阶段自身水平的认知,而且表现在自己和学长学姐、老师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上。
四、摆正考研的心态
考研说到底终究只是场考试,考上考不上都不决定你本身是个怎样的人,所以包袱不要太重。我在此给各位同学几点劝诫:别急、去做、专注、坚持!
有的同学看到周围有人可能大二大三就开始关注考研,或者寒假就开始上辅导班,然后这会一看自己的情况就开始着急,或者有的因为个别课程自己不擅长就开始慌,那么,其实大可不必。现在稳下情绪,踏踏实实去了解,去做,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第二点就是一定要着手去做!幻想千万遍,计划再完美如果你不做,那都是空的,我们可以接受现在暂时的落后,我们也可以接受每天没有学霸们做的多,但是我们能一定不能接受自己停下来!
很多事情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每个决定的背后都是一个承诺!既然选择了考研那就请大家把眼睛都移到考研身上来,心猿意马也是大忌。我周围有同学在考研阶段五六月考考会计、十一月考考教师、到复试了考考公务员,我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不是超级学霸,这样的考研非常困难,对于多数同学而言,专注很有必要!
最后一点劝告就是坚持!尤其是到了十一月前后,离考试还有二三十天的时候,普遍是学生最焦虑的阶段,这个时候能不能撑住就要看一开始提到的我们为什么考研,也就是自己心中的信念!唯有坚持才能站到最后!笑到最后!
啰嗦许多,没有详细的时间安排,也没有完整的课程介绍,因为我坚持认为特殊性问题由自己 解决更有效,而普遍性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指导。最后预祝各位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