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狍子,大家可能会愣一下,这是什么,但提到傻狍子大家会立马想到那个,在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听到枪响还要回头看一眼的动物,没错,这就是狍子,那么狍子真的有这么傻吗?它又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狍子,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管它们叫狍鹿,从血缘关系上来看,它们属于鹿科狍属,和梅花鹿、长颈鹿是表亲。
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除了完美卡点《火红的萨日朗》之外,大概也就是它们受到惊吓后,尾巴上的白毛会炸开,变成白屁股,然后站在原地思考到底要不要逃。
狍子真的就是个二货吗?
狍子的祖先大概是一群牛犊大小的食草动物,不仅有可以刨地的爪子,还有发达的肠道。可以让它们适应更复杂的环境,获取更广泛的食物。
在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不久,地球迎来了一次极热事件,以至于像西伯利亚这常年种土豆的地方也形成了茂盛的森林。狍子的祖先为了更好地获取食物,就来到了这里生活。
可好景不长,到了在34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温再次迎来骤降,狍子祖先生活的地方又一次面临食物匮乏。
繁盛的雨林逐渐崩塌,地上的草和灌木又生长了起来。大部分植食性动物死亡,史称始新世渐新世灭绝事件。
然而,狍子的祖先反刍亚目开发出了反刍这一黑科技,让它们能从草里摄取养分。
直到距今330万到240万年前,俄罗斯东部的一群偶蹄目动物种群再次分化。它们的其中一种长出了厚实的皮毛,以适应日益严峻的气候,这就是早期的中国狍和西伯利亚狍。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说傻狍子其实并不傻?
实际上我们眼中的狍子被追捕时会把头埋进雪里,这并不是它们傻,而是一种护犊的表现,而是真的跑不动了。
其实,把头埋进雪里这种现象,一般只会发生在与猎人的追捕中。几千万年以来,和东北内嘎达的狍子打交道的只有狼和老虎,它们的耐力很差,跑一会儿就放弃了。
狍子自己也是一样。它们的蹄子本是为了在平地上提升抓地力,可在积雪中奔跑就很容易陷进雪里。
可人类不一样。恐怖的直立猿不仅不知道累,还懂得沿着足迹去围捕、去偷袭这三岁大的老狍子。最后实在是跑不动,一头扎进了雪里。
而我们眼中的狍子遇到危险总是慢半拍,这也傻,而是一种护犊的表现。
狍子尾巴内侧的毛是白色的,受到惊吓后还会炸开,看起来就像是白屁股。这些白毛能让狍子在跑动时扰乱捕食者的视线,还会引导小狍子跟紧自己。
人们觉得傻狍子在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远远地看着,有点不太聪明,其实它们那时候可能是在寻找自己的幼崽。
如果条件允许,狍子会带着幼崽一起撤离,如果掠食者离得太近,狍子就会果断舍弃自己来吸引注意力,给自己的孩子争取逃跑的时机。
其实在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大部分食草动物都有类似的“觉悟”。只有让自己的种群生存下来,才有机会朝着河马和猪这样的大体型的生态位去演化。
而人们眼中的傻狍子总是借着车灯跑在车前面,最后被车撞死。这也不是狍子傻,只能说所有的反刍动物好像把精力都用到了吃草上,以至于看起来有点呆呆的,对人类科技不太敏感。
傻狍子并不傻,它们可能是好奇,并不认为是危险
不止狍子,北美一年就要发生150万起鹿车相撞的事故,当然这也和北美的白尾鹿数量较多有关。
所以说不是狍子太傻,而是这次,它们的对手换成了人类。
那么傻狍子可爱,可不可以用来当宠物?
首先,人能驯化的动物基本都满足这几个条件。吃得多好养活,性情温顺不易过激,有一定社会性,以及生长周期不能太长。
回过头我们来看傻狍子。狍子虽然比较温顺,不容易伤害人类,但它们相较其它鹿科动物社会性较差。基本就是和我们人类一样,三五成群,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有食物匮乏的冬季,才有可能形成二三十只那样的混合群体。
所以,如果你要养一只傻狍子,很难让它把你当成新的领头狍,反而会很难适应圈养环境,导致应激性太强。
狍子是一种十分敏感、警惕的动物,需要广阔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食物种类。将狍子驯化并作为宠物饲养,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健康问题。
另外,狍子和羊一样都是反刍动物,一天到晚不是在吃就是在拉。只要你能适应一天到晚无穷无尽地铲屎生活,那你可以放心养。
值得一提,羊驼和羊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属于胼足亚目,不反刍。除了吐口水掉毛外,其它没什么毛病,所以不少人拿来当宠物养也是没问题的。
而狍子在我国的地位更多的就是用来吃。有句话说棒打狍子瓢舀鱼。1995年,世界上狍子总数量约为100万。然而在此之前的50年,傻狍子的数量最起码有2000万只以上。
到了现在,傻狍子已经成了我国的保护动物,现在也有不少人工养殖的狍子。#狍子##微头条打卡##傻狍子##生活在东北,你偶遇过东北神兽“狍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