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山镇安和村洪明瑶寨的大山里,用蓝色彩钢瓦搭建的两个房子,显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开山镇安和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养猪大户邓金国,多年来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打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致富曲,成为开山镇远近闻名的二代猪养殖致富能手。
创业艰辛 初心不改
邓金国从小生活在这大山里,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辛,多年来他上山采过笋、当过伐木工、做过运输司机,但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他,不安心于贫穷现状,创业一直是他的初心。邓金国指着家门口一座座的大山,感慨万千,誓把这穷山变成金山。
邓金国
我是一个家庭观念比较重的人,寨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但是我舍不下家中的老人、小孩,我就想在我们洪明,依靠这片大山致富,不管多苦多累,我都愿意去做!
2013年初,邓金国从村民手里承包了1000余亩的荒山,先后养过羊,种过茶树,搞过旅游等,但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2016年,高价买回来50头牛犊,准备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但由于缺乏养殖技术, 50头肉牛一个多月就死亡殆尽,直接损失20余万元。然而这些困难和打击并没有让这位质朴的瑶家人失去对创业的坚持和信心,经朋友推荐,他开始思考生猪生态养殖项目。
拜女为师 科学养殖
2016年底,在家人的支持下,邓金国决心上马生猪生态养殖项目,畜牧专业毕业的女儿第一个支持他。他选购了20头太湖黑猪,并高价买回了一头野生公猪,正式启动二代杂交野猪养殖产业。
邓金国
二代杂交野猪拥有四肢结实、皮白肉细、体形优美、性情温顺,及具有耐粗食、带膘长、瘦肉率高、肉质口感好等特点。
在女儿专业技术指导下,邓金国一门心思学习和钻研生态养殖猪的技术。他购买了相关的书籍在猪场边实践边学习,经常电话向女儿请教养猪技术。为了不影响女儿的工作,他常常是中午和晚上电话请教,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卫生防疫、保温、仔猪不同时期如何配料等等,只要不明白就问。按照生态养殖的要求,卫生防疫是关键,邓金国坚持每天用清水对猪圈进行冲洗、打扫,猪圈总是干干净净的。而碰到母猪生产时,他则守候在产房,24小时照顾母猪,仔猪皮下脂肪薄,抗寒能力弱,为此他特制了一个保温箱,为仔猪的成长保驾护航。邓金国的妻子笑着说,“照顾猪,不比照顾人轻松。”
在他的不懈努力、精心照料下,养猪场成功躲过了2019年全国泛滥的非洲猪瘟病害。目前,养猪场的二代杂交野猪存栏400余头,母猪40头,平均每月出栏20余头,每月产仔猪近30头,并与两个大型超市达成了合作协议,顾客反馈良好,经常供不应求,年收入达近百万元,基本实现了“自繁、自产、自销”的生态养殖良性循环。邓金国笑嘻嘻的指着不远处,用石棉瓦搭建的木制临时住处说:“我的心思现在全用在养猪上了,猪都比我住得好”。
热心帮助 带富群众
一人富不算富,全寨人都富才算真的富,身为洪明寨小组长的邓金国,闲时总会拉着寨里的劳动力聊家常,鼓励大家也加入进来。在邓金国的动员下贫困户郑才能在家修建了猪舍,准备在邓金国的合作社购入10头小猪养殖。“组长不但给我免费提供技术,还保价回收肉猪,不用担心销路,我自己就是出点力气而已,养得很安心。”郑才能笑着说。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邓金国表示将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通过合作社将洪明的贫困户、有意愿养猪的年轻人都吸收进来,全力扩大二代杂交野猪养殖规模,让洪明群众在家就能增收致富;还将利用大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种植厚朴等中药材、养殖五黑绿壳蛋鸡,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全生态种植和养殖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力争将安和村生态养殖合作社打造成开山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张耀眼名片。
图文: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