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黄薇

夏末,行走在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绿化村郁郁葱葱的佛手柑林里,到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阵阵花香飘来,令人沉醉。如今的沙湾区太平镇、福禄镇等周边乡镇共种有1.4万余亩佛手柑,年收入4000多万元。小小的佛手柑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沙湾区更是成为全省最大的佛手柑种植基地。

然而,产业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在把佛手柑产业做大做强时,太平镇绿化村就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沙湾区委组织部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对接,邀请7名博士“上山”,解了缺人才、缺技术的燃眉之急。如今,7名博士早已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全省各类人才到乡村进行锻炼,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炼就“钢筋铁骨”,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弄潮儿”。

佛手种植致富模式_种植佛手前景骗局_致富经佛手瓜种植

封家福博士(右二)在绿化村佛手柑产业园区进行技术指导。供图沙湾组

博士“上山” 解产业发展难题

佛手柑是药食两用植物,是四川道地中药材。绿化村的温差湿度十分适合种植佛手柑。2018年,业主廖万夫流转了三千亩土地,栽下了佛手柑。然而,没有进行深加工,村民们获得的收益有限。

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2018年11月底,沙湾区委组织部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对接,7名博士来到绿化村,第一次登上了封顶山。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封家福是乐山市首批优秀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这次,他和徐娇等研究中药材的博士对绿化村佛手柑做了成分检测,测出佛手果实里“橙皮苷”等有益成分超过药典标准。有了药性检验报告,就不担心佛手柑的销路了。

为进行佛手柑深加工,绿化村还成立了博士工作站,专门研究出佛手柑干燥切片工艺,比传统晒干法效益提升10%,减少了有益成分损失,相比鲜果,干燥切片也更值钱。“看到满山的佛手柑苗觉得很振奋,希望研究成果能帮老乡获得更多收入。”封家福说。

在佛手柑产业园里,经常能看见博士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延伸佛手柑产业链。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佛手柑酒、佛手柑茶等食品、化妆品衍生产品及药用、保健用产品的研发已有初期成果。

“从样品到推向市场,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检测,要有数据支撑。”南泽东博士说,在帮助绿化村发展佛手柑产业的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佛手柑产业更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创新突破 为绿色养殖“保驾护航”

8月26日,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研究院副院长佘宁早早来到公司位于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桂郪村的“楼房养猪场”,查看生猪生长情况,收集实验数据。

今年43岁的佘宁常说自己是“养猪专业户”,毕业至今,他已经在这条路上“耕耘”了19年。养猪,看似简单实则很需要技术,在规模化养殖中,要想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猪肉,其中大有学问。

“2015年,公司领导在欧洲参观了一些绿色农场后,公司便决定向‘无抗养殖’转型。”佘宁说,其实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绿色生猪养殖,但因为发酵饲料的研发不像将粮食进行发酵这么简单,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这次参观过后,佘宁了解到准确筛选菌种是保证饲料品质的关键。于是,佘宁带领团队,终于在2017年完成了菌种筛选实验。如今,菌种仍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

在佘宁的带领下,其团队致力于畜牧养殖技术和绿色饲料技术研发、管理及推广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弥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目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1项。提及这些专利,佘宁脸上露出笑容:“打造美味的猪肉没有终点,这条路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去年7月,佘宁所在公司的第一栋“楼房养猪场”在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桂郪村投产使用,类似的“楼房养猪场”在遂宁市还有12处。“我们以楼房‘养猪场’和万亩青花椒种植基地为主导,在村里建起了种养循环的现代农业园区,并建设了青花椒精深加工生产线,现已带动周边10多个村、几千户村民致富增收。”佘宁介绍。

养虾能手带领村民闯出致富路

每年夏季,是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村民最忙碌的季节。在大片大片的稻虾田中,洋溢着笑容的虾农们把一箱箱小龙虾发往全国各地。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谈及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陈芝秀。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陈芝秀带着资金回到家乡,寻找创业之道。广子村水源丰沛、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渥,但彼时无人拓荒,满山都是泥塘。

陈秀芝在这片泥塘里嗅到了机会,她深知小龙虾深受城市人欢迎,市场前景大,陈秀芝下定决心,要将荒山泥塘开拓成虾蟹满塘、稻香鱼肥的种植养殖基地。

个人的进步、园区的壮大离不开党组织的关心。村“两委”一次性入股100万元,在增加园区发展资金的同时也壮大了广子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与其他村党支部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园区培育本地稻虾种养科技能手,解决人才和技术难题……在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帮助下,陈秀芝更是一步一个脚印,组建科研团队,建成水产科技园、小龙虾良种场以及稻渔综合种养等集多种模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为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引进野生优质种虾,再与本地的小龙虾进行配组和繁育。”陈芝秀介绍。目前,现代化农业园区已带动种养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2万亩,年产小龙虾3000吨、生态优质水稻1万吨,亩均增收4000元。陈芝秀的付出也换来了村民的信任认可,在今年1月的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陈芝秀当选为乌木镇广子村党委书记。今年4月,陈芝秀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汗水洒阡陌,梦想归田园。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沃野田间播种新希望,在美丽村落孕育新动能,乡村振兴的美景正由他们执笔,在广袤大地绘制。(责编/蒋筱青)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