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惠水记者站 叶德芳

茂密的山林中,背篓般大小的蜂窝挂在树腰,“嗡嗡”之声不绝于耳……走进惠水县摆金镇摆金村胡蜂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满林蜂巢、蜂来蜂往的场景。

“胡蜂一身是宝,蜂巢、蜂盘、蜂蛹、蜂蜜、蜂毒全都可以卖钱,养蜂搞好了,就是千军万马扛钱来给我们用。”说起养蜂,摆金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森总会兴奋地说个不停。

胡蜂引路

单靠种地,只能勉强糊口;产业薄弱,经济效益低下;外出打工,家中老幼无人照料,不是长久之计……如何破题贫困,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用扶贫攻坚成效诠释合格党员要义,吴天森一直在思考谋划。

一次偶然,看到村民将野外得来的马蜂蛹高价售卖,这激发了吴天森的灵感:既然蜂蛹可以卖这么好的价钱,是否可以尝试规模养殖?

摆金村生态环境良好,周围山林植被茂盛,十分适合蜂子的生长,所以当地野生蜂子较多,主要以胡蜂(当地唤作花脚蜂)为主。一直以来,村民们都有将野蜂驯养为家蜂的习惯,但多是养来自家食用,只有经济窘迫之时,才会售卖补贴家用,并未形成规模养殖。

说干就干,吴天森从云南请来了两位养蜂专家,对摆金村的地理、气候和植被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经考察,摆金村的气候条件很适合养蜂,周围山坡上野生五倍子植被较多,对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都十分有益。

吴天森以当地驯化野胡蜂的传统技术为突破口,召集村支两委和部分具有养蜂经验的村民商量规模养殖胡蜂。“养蜂投入小且成熟周期短;蜂子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市场广阔,不愁销路。我一提出来,大伙都表示同意,在村支两委的协调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惠水苗岭胡蜂生物科技公司就成立起来了。”吴天森笑着说道。

历尽艰辛

“这片坡上原来挂得有50多包花脚蜂,但后来死的死,逃的逃,现在只剩下20多包了。”看着稀稀落落的蜂包,贫困户吴文学神色落寞。

养蜂是一门技术活,只凭以往的经验来养,很难成功。由于不熟悉胡蜂的生活习性,管理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培育挂包成功的蜂窝,要么成了空巢,要么蜂子全部死在窝里,要么就是繁殖速度缓慢……短短2个月,就损失了20多包蜂子,以保守价平均每包900元来估算,损失超过20000元。

开局不利,给村民养蜂的热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村民开始抱怨,并打起了退堂鼓。这一切,吴天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天他不是上网查询养蜂技术,就是四处寻访养蜂人,晚上还经常大半夜起来,提起手电筒就往挂蜂包的树林跑。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由于外敌(金环胡蜂)的侵入,蜂王带领整窝蜂子出走,加上繁育、管理技术方面的不足,导致蜂子的寿命短暂,繁殖速度缓慢。

对症下药,剩下的20多包蜂子再没有损失,随着蜂包一天天长大,大家又重拾了信心。“看着吴支书那样没日没夜的张罗这养蜂的事情,还经常自掏腰包解决好多问题,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脱贫嘛,跟着支书干,致富有信心。”今年被列入扶贫对象的王青龙动情地说。

幸福花开

惨重的损失,让吴天森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金刚钻”,是揽不好养蜂活的,必须科技养蜂。为此,吴天森特地将之前有过养蜂经历的两个小青年从浙江叫了回来,自己出钱派他们到云南某大型胡蜂养殖基地“取经”。

“等他们学成归来,有了技术的支持,我们的规模至少要扩大2倍左右。”吴天森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据吴天森介绍,目前,公司共有胡蜂300余包,10月份正值收获季节,除去用于育种的100多包,预计收入15万左右,刨去人工、物资投入等成本,今年摆金村9个贫困户每户可以得到5000多元的分红。规模扩大后,会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养蜂项目中来,让养蜂的红利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我们打算引进300箱蜜蜂,增加蜜蜂、金环胡蜂等蜂种,为避免不同蜂种之间互相干扰,公司决定明年将养蜂基地分散到岗度镇、雅水镇去,预计带动三个镇150多户贫困户共400余人养殖,让贫困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扶贫的初心,吴天森从未忘却。

过去人人敬而远之的胡蜂,如今却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者!一曲以养蜂的生态与富民之歌,正唱响布依民歌好花红的故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