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6月的恩施市盛家坝乡龙洞河、桅杆堡等村牧草茵茵、牧歌飞扬。
盛家坝是传统的黄牛养殖大乡。目前,全乡有养牛户4325户,饲养量达9843头,年出栏黄牛4000余头。
在该乡,有天然草场30余万亩,人工种植牧草3万余亩。在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的盛家坝,养牛这一古老而又新兴的产业,给当地农民已经带来并还将带来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悠久的养牛历史
“8岁时,我就边读书边放牛。”龙洞河村48岁的村民蒋慈成说,“村里每家每户都养了两三头黄牛。放学回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放牛。”那时,家家户户养牛,主要是耕田需要。在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过去,牛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对于养牛的历史,蒋慈成只知道自爷爷辈都养牛,不管是大集体时代还是“分下户”后,龙洞河、桅杆堡的每家每户,都有数头膘肥体壮的黄牛。
牛,不仅仅是生产工具,也是商品。蒋慈成见过桅杆堡牛交易市场的热闹场面。“每到逢场,桅杆堡牛市都要买卖几十头牛。因为有牛市,桅杆堡这个原本偏僻的小集市异常热闹。”
而桅杆堡牛市最早和最热闹的场面,蒋慈成并不知晓。据恩施市文史工作者刘清华介绍,史料记载:“宋时,施州南乡(今芭蕉、盛家坝一带)即出现‘开田买牛,使用牛耕’。”桅杆堡因处于巴蜀古盐道和宋明屯军移民而发展繁荣。
刘清华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来,桅杆堡牛市得到传承与发扬,建起了规范化的牛行。桅杆堡成为恩施、宣恩、咸丰、利川4县市大牲畜交易中心。每年,在盛家 坝洞湾的大路上,经常能看到从利川和白果金龙坝下来、牵着牛到桅杆堡赶牛市的牛贩,牛市每年的成交量达5000头以上,并销往湖南、武汉等地。
“牛”起来的畜牧品牌
具有悠久养牛历史的盛家坝,也经历过短暂的衰落期。“打工潮出现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作为耕牛的黄牛养殖业经历过低潮。”盛家坝乡党委书记付定平说。
现在,养牛业再次兴起,因为黄牛实现了从“耕牛”到“肉牛”的角色转变。“祖祖辈辈一直养的这种牛,叫‘恩施黄牛’。”付定平说,“‘湖北恩施黄牛肉’已获批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养牛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付定平介绍,去年,在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交流大会品鉴会上,恩施黄牛肉受到专家的好评。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认为,“恩施黄牛”是目前全国少有的具有原生态品质和没有“杂交污染”的优质地方品种,是“一座值得开发的金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恩施黄牛肉也叫恩施黄牛雪花牛肉,牛肉脂肪沉积到肌肉纤维间,形成明显的红、白相间,状似大理石花纹的牛肉。恩施黄牛雪花牛肉肉质细腻、鲜嫩可口。
“恩施黄牛是我州数量多、分布广的优质小型肉用牛,有耐粗饲、性情温驯、繁殖力强、夏秋上膘快等特点。”盛家坝乡畜牧兽医站站长唐军荣介绍,“自然放养的牛采食各种天然牧草,因此恩施黄牛肉保持了肉质原生态,是难得的畜牧产品。”
何以壮大黄牛产业
面对“牛”起来的畜牧品牌,如何把品牌效应发挥到极致?如何让恩施黄牛成为一个惠及百姓、利润丰厚的大产业?恩施市畜牧主管部门和盛家坝乡在探索。
“必须采取企业带动、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办法,走出一条特色养殖之路。”盛家坝乡乡长李华军说。
盛家坝乡拿出多项办法激励养殖企业和农民养牛,制订了《盛家坝乡养牛五年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乡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对新建栏圈按每平方米135元进行补助;对全乡能繁母牛每头每年补贴500元,产犊牛补贴500元。
政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贫资金300万元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金融机构为养牛户提供担保贷款,并对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政府对养牛业发展突出的村进行重奖。
政府支持养殖企业投资黄牛养殖,目前,恩施旺源林牧业投资800万元,养殖规模达到500头。恩施众富养殖专业合作社租赁土地1200余亩用于种草养畜,新建牛栏800平方米,现存栏能繁母牛120头。
“我家现在存栏60头黄牛,去年卖了几头,收入20万元。”龙洞河村51岁的村民崔廷海说。崔廷海是村里具备养殖技术的养牛大户,他一方面带动村民养牛,还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
“种了10亩牧草,去年仅退耕还草补贴就得了1万元。”崔廷海说,“养黄牛,比其他产业都要划算。”
“政府持之以恒抓黄牛产业发展,既是对‘恩施黄牛’品牌的保护,更是富民产业之一。”付定平说。
付定平介绍,一头恩施黄牛,把其价值发挥到极致,可以超过4万元。换句话说,一个贫困户,只要养好一两头牛,就能够实现脱贫目标。
“我们还要把黄牛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举办‘黄牛选美’‘赛牛会’等活动,既提高恩施黄牛品牌的影响力,又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和种植、养殖等多产业的融合,让养牛产业的链条不断拉长。”
“当然,‘黄牛选美’不是噱头,而这些活动,对地方畜牧品种的保护,更具现实意义。”付定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