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8日电 题:孔雀“东北”飞致富有奔头
新华社记者 杨喆
这个春节,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建民乡建兴村农民郑树军最惦记的不是年夜饭,也不是走亲访友,而是圈舍里的70多只孔雀。
“这可是我们村的‘金凤凰’!”在郑树军家,他指着孔雀笑着对记者说。
记者在一间圈舍里看到,十多只蓝颈褐体的孔雀分别栖息在地面上、台架上,翠绿的羽冠和飘逸的尾屏格外显眼。
“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见过孔雀,养孔雀可是想都没敢想过。”郑树军说,不光他没见过,村里也没几个人见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树军打听到养殖孔雀很赚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2018年4月,他投资5万余元,购买了种雏11只,改造了自家的仓库,办好了执照,便养起了这种村民眼里的“稀罕物”。
“以前村里都是养鸡养鸭,养个鹌鹑就算少见的了,养孔雀可是头一遭。”建兴村党支部书记姜公杰说。
没见过孔雀的村民们,纷纷到郑树军家里参观。为了让孔雀能安静下蛋,郑树军不得不在大门口挂了一个“下午2点到5点谢绝参观”的牌子。为了防疫,村民来参观也只能开个小门在外面看。
“养这玩意儿能行吗,别再赔了。”最开始,村民们没少质疑。
郑树军却早已算好了账:一只孔雀一个月能产25只蛋,一个最少能卖100元,一年产蛋期四个月,就是一万元,20只雌孔雀,一年光卖蛋就是20万元。
“孔雀一身都是宝,除了卖蛋,还可以卖雏、卖羽毛,最后还可以整只卖。”郑树军说,长的羽毛15元一只,短的也能卖到10元。
起初,为了寻找销路,郑树军也曾犯过愁。他曾只身到南方多个地区打听销路。郑树军说,南昌的一家企业接待他后,也曾怀疑过,最终他用执着打动了对方,签下了订单。
养殖过程中的烦恼也不少。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一只孔雀雏被老鼠咬死了,一只也因吞下钉子而死亡。“那时没少着急,后来就慢慢摸索出来了。”郑树军说。
第一次看到孔雀开屏时的场景,郑树军记忆犹新:“感觉太漂亮了,就觉得为了看个开屏也算没白养。”
如今,尝到“金凤凰”致富甜头的郑树军,也想着让身边的村民一起富裕。
“和村干部商量后,我们准备用分散养殖的方式,免费发放幼雏给村民,养大后我再帮着回收。”郑树军说。
“产业就得差异化,还得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发展。”建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姜鸿说,现在村里也准备把孔雀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让“金凤凰”惠及更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