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根生 贺涛
近日,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沙潭江的一片红树林地,管理员用小水泵将林中滩涂的水池抽干后,从池底数根长约1米、碗口粗的塑料管中,倒出了一条条肥大的中华乌塘鳢、杂食豆齿鳗和日本鳗鲡等珍贵海产品,目测约有十几公斤。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斌源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这是该中心主任范航清研究员带领科技人员,经十多年努力取得的“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鱼类生态养殖系统”创新成果。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现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为解决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效方法。
何斌源说,所谓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鱼类生态养殖系统,就是在不伤害红树林的前提下,在林中空隙埋设底栖鱼类自由游动的管网系统,每隔数米即设立一个密布小孔的直立管道,可起到增加水体溶氧、诱捕鲜活饵料的作用。同时,按一定比例建造管理窗口——水池,从而营造适宜底栖鱼类的生境,让珍贵海产品在原生态环境中自然、安全地生长。设施面积仅占总面积的5%以下,这样既能有效保护红树林,又能充分利用红树林天然牧场中的丰富饵料养成经济动物,实现保护与经济双赢。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和河口泥滩特有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群落。红树凋落物经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繁育物质基础。由于红树枝繁叶茂且根系发达,可起到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同时还能净化海水和空气。但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减少20%以上,目前还在以年均0.7%的速率减少,包括我国在内的南中国海国家减速更是高达1%以上。我国历史上红树林面积可能曾达25万公顷,到2001年只剩下22639公顷。自1980年以来,中国已消失的红树林中有97.6%是因滩涂围塘养殖造成的。
为了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我国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现已设立了30多个红树林保护区。但因海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且价格高昂,红树林仍频繁地遭到干扰和破坏,即使在保护区内,也不能完全幸免。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曾提倡:通过创建明智利用方式,协调保护与就业的矛盾,达到生态系统可持续的目标。为此,不砍伐红树林,不改变红树林生境属性,又可为群众提供生计的“原位生态养殖技术与管理模式”,成为全球红树林保护的重大关键技术。
为了探索保护红树林的有效途径,范航清早在1993年就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有关红树林生态养殖的论文,随后又在国内首次提出“近海渔业—红树林—海堤”生态养护模式,由此开始了对原位生态养殖的探索。2004年后,在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南中国海项目“扭转南中国海和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中国红树林专题、广西科技厅、广西海洋局等机构和部门的支持下,他进入了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的实质性探索。
在2009年完成了第一期原位生态养殖试验,并初步证明,在不砍伐红树林的前提下,通过围网、模拟红树林生境,可以培育出高品质的鱼、贝、蟹等海产品。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产量低、风险大、回捕率低和人工管理成本高等不足,通过集思广益,他们创造性地开发了“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鱼类生态养殖系统”,于2010年1月至8月进行了第二期养殖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养殖模式无需围网,水体可自行更新,具有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干扰小、生境开放,不投喂人工饲料,可操作性强、推广前景广阔等特点。
紧接着,他们又开展了以探索“投苗密度、产量、养成周期”为主题的第三期养殖试验,于2010年12月通过了专家现场测产:中华乌塘鳢120公斤/亩,存活率94%,回捕率90%,养成周期仅为传统养殖的一半。专家认为,该养殖模式不仅适用于红树林养殖,甚至可用到潮间带光滩、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滩涂等地方去。
去年12月,该模式已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
在防城区的石角红树林区,正在进行地埋式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工程的基础建设。由于正在施工期,养殖系统构造可谓一目了然。中心施工现场管理员罗砚说,正在建设的地埋式管道生态养殖系统面积有20多亩,如按每亩产中华乌塘鳢240公斤计(一年可生产两期),总计可达5000多公斤,按市价每公斤120元计,一年便可收入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