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靠土地收入究竟能不能致富?
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
似乎都有一些道理,然而这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分析一下。
首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土地是否够用?
东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地亩数相对较多,但家庭拥有总地亩仍不太高,平均在10亩左右,种植传统作物,每亩收入1500元,总量仍不足够。
第二,种植经济作物行不行?
这需要看市场情况,比如种植西瓜、洋葱、卷心菜、花生,所在地区在没有形成大规模集散地的情况下,很难集中销售,只能通过中间商。
于是,当上述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时,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有可能为负数;如果已形成大规模种植基地,遇价格高地,才可能挣钱。
但相较于玉米、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未必有多么明显,于是很多农户干脆不考虑种植经济作物。
第三,大规模包地行不行?
大规模包地耕种需要大量的先期投入,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接受,少数人这样选择也冒着极大的风险。
因为,种地要靠天吃饭,大规模耕种所有农活基本都得外雇,成本上升,如果遇见坏年景,农作物产量低,那有很大可能会赔钱。
综上,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靠土地收入,靠传统农业,是很难实现农民致富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尚且如此,南方地区就更难了。
那么,前景在哪?
很多人选择第二、第三产业,外出打工或者发展生态农业以及养殖业,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外出打工。
未来劳动力成本一定会逐年增加,外出打工收入至少不会下降,但问题是农村人口普遍老龄化,不同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抛家舍业,难度较大。
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和养殖业。
很多人认为这是必由之路,前两年养猪的朋友就发了财,很多生态大棚、农庄也都能稳定盈利。
然而,这毕竟是少数,并非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先期投入。
江、浙地区因小工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这毕竟属于过去,东北地区推进农业商业化,吸引城市人口的消费热钱,或为最佳思路。
分析不一定合理,不妥之处,请各位看官多多担待!
本文就到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