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棘胸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设定的条件下,使得棘胸蛙的部分或整个生活史在人工条件下进行。与自然散养相比,人工养殖增加了不同程度的人工管理,从而提高了州蚂、幼蛙的成活率及成蛙的回收率。
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物种的养殖效果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人工增养殖利用时,在养殖对象选择上除了要考虑经济价值外,还要考虑以下儿个因素第一,在选种和开发上要考虑物种环境适应能力。第二,技术的成熟程度。第三,生态安全性以及物种资源保护。
刘承钊等最早提出在池塘试养棘胸蛙,此后邹明泉、钟贻光也于1982年在池塘中进行人工养殖的初步观察,因条件限制并未成功。1987年,孙清洁通过观察了解蛙生存环境和生长环境,从而提出养蛙的可能性。1989年,袁凤霞、温小波等,在《淡水渔业》在发表了鄂西棘腹蛙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袁凤霞等。1989年,刘与凤开展了人工模拟生态环境进行棘胸蛙试养实验。1990年,刘元楷等对棘胸蛙人工繁殖也进行了研究。明确提出在模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进行人工繁殖刘元楷等,。九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棘胸蛙的养殖中来。
根据幼蛙、成蛙是否在人工条件下养殖,人工养殖又可以分成半人工养殖和全人工养殖。
1 棘胸蛙半人工养殖模式
半人工养殖就是利用现成的良好的自然条件,选择山上植被条件好,有茂密的森林,两山夹一沟,沟底有小溪流,背阴,最好小溪流落差较大,形成瀑布的地方养殖棘胸蛙。在养殖过程中,只是及时补充饵料,注意防逃防天敌,还可以在人工条件下进行蛙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直到变态成幼蛙以后,才放至有防逃设施的山涧溪流中。
福建古田高建文提倡利用山涧溪谷进行棘胸蛙人工生态圈养。在背阴山谷中选择水源常年不断、水质清澈、流速缓慢、无污染的山涧溪谷,谷地斜度平缓,周围阔叶林多,溪边水草从生,阴凉潮湿的地点,选择阴凉的溪水边根据地形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建造产卵池、孵化池、蛾蚌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然后将蛙种包括亲蛙和幼蛙投放在围墙内。生态圈养棘胸蛙主要靠安装黑光灯引诱昆虫,放养数量多时,应人工辅助投喂人工培养的动物性活饵。
1987年底,杨伟国等在福建省邵武市将石自然保护区开展棘胸蛙的人工养殖研究。他们认为人工养殖棘胸蛙的理想方法是:卵的孵化、蝌蚪的变态及6月龄前的幼蛙的生长发育采取完全人工饲养;6月龄后的幼蛙的生长发育及成蛙的栖息繁殖采取半人工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既可以保证有较高的后代成活率.又可以满足幼蛙生长发育及成蛙栖息繁殖等生命活动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需要,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提高繁殖率,并且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可是如果要大规模经营,那对半人工养殖的自然栖息繁殖地的要求要很高,而且必需面积要大。
也有人尝试稻田仿人工自然精养棘胸蛙.他们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稻田。为便于管理,养蛙沟、函一般开挖在稻田的四周和四个角。每个函的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深1米,函埂高出田埂约20厘米,函底铺30厘米厚的肥田泥,两端铺设管径约为10厘米的进、出水管,管口安置铁丝网。函与函之间用沟连通,沟宽为50厘米、深40厘米.函内和沟内两侧设置模拟自然条件的洞穴,并设有防逃设施.由于稻田施肥用药等因素可能对这种棘胸蛙造成不良影响,因而这种养殖方式还未见有推广应用。
半人工养殖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山林资源,养蛙技术方法简单.投资少、受益大,凡是水源常年不断、水质清澈、流速缓慢、无污染的山涧溪谷都可以圈养.但这种养殖方式不好控制,蛙的外逃,敌害的预防,蛙的数量,最后捕捉,都不容易控制。
2 棘胸蛙全人工养殖模式
棘胸蛙的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模拟棘胸蛙的野外生活的环境条件,使棘胸蛙抱对产卵、孵化、峭蚂饲养、鳅蚌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全人工养殖模式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人工模拟棘胸蛙生存的野外生态环境,经济效益高。
1989年,胡石柳、江福来、蔡葆青在福建省尤溪和闽清进行了棘胸蛙的养殖实验,对棘胸蛙人工催产、卵子孵化及蜡蚌培育环境条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棘胸蛙对繁殖的环境条件是有一定要求,但是人工模拟的棘胸蛙繁殖环境并非要雷同于棘胸蛙自然繁殖场所的环境条件。人工模拟的棘胸蛙繁殖场所只要具备环境安静阴凉,有供棘胸蛙栖息和产卵的洞穴,繁殖用水的水质清新,在药物作用下,就能达到棘胸蛙人工催产的目的。棘胸蛙卵的孵化和鳅蚌培育在具备良好的水质,环境阴凉的条件下,其孵化率和鳅蚌成活率都能达到以上。
1990年,杨伟国进行了人工驯养棘胸蛙的繁殖研究,研究中发现,静水或水势平缓的水域内,棘胸蛙不能繁殖营养不良、环境噪杂对棘胸蛙的繁殖行为也有很大抑制作用。促进棘胸蝗在人工驯养条件下繁殖,必须提供流水及流水直接冲击到的浅水层产卵附着物保证繁殖亲蛙充足的营养及足够的活动空间保持繁殖场所安静荫凉和隐蔽。
1992年,杨伟国又对棘胸蛙卵进行了人工孵化研究。试验表明通过不断改进,人工孵化棘胸蛙卵,能达到70%以上的孵化率,比野外孵化率50%要好。
2003年。柳富荣在棘胸蛙的人工养殖中也对蝌蚪的管理进行了描述,特别对蝌蚪越冬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认为越冬管理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2℃时,蝌蚪即趋于冬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水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以免蝌蚪窒息死亡。
2004年,肖调义;赵玉蓉;章怀云;王红权等对人工饲养棘胸蛙蝌蚪变态发育的研究.研究表明棘胸蛙从人工孵化到变态需80~90d,变态后体长、体重均较变态前有所减少,变态期间摄食减少,变态发育过程中,首先出现后肢,然后出现前肢,同时尾部缩短,最后全部吸收,从出现后肢到前肢的出现约需20d,从完全变态到幼蛙约需17d。动物性饵料能加速蝌蚪的变态发育,植物性饵料则能延缓蝌蚪的变态。
全人工养殖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棘胸蛙,随着全人工养殖研究的深入,全人工养殖模式逐步完善,打破了棘胸蛙必须生活在山涧溪谷中的传统概念,提高了棘胸蛙的回收率。全人工养殖只要求人工模拟的棘胸蛙繁殖场所具备环境安静阴凉,有供棘胸蛙栖息和产卵的洞穴,繁殖用水的水质清新无污染。但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养殖技术。
3 棘胸蛙人工养殖业面临的问题
3.1棘胸蛙半人工养殖业面临的的问题
目前,棘胸蛙半人工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很多,养殖技术不成熟是最主要的。棘胸蛙生活在南方各省背阴山的山涧溪谷的水坑、有瀑布的石洞中,蛙量少,捕捉困难。自然界天敌多,成蛙的繁殖率低,蝌蚪、幼蛙在野外存活率低。所以,半人工养殖棘胸蛙存在投入高,收益低,风险大的问题。
3.2棘胸蛙全人工养殖业面临的的问题
有报导认为棘胸蛙已实现全人工养殖,而且养殖技术己日趋成熟。但目前市场上的棘胸蛙大部分都是从自然界捕捉,属于人工养殖的很少,而且数量有限,价格居高不下。真正要实现棘胸蛙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以下三个问题最为突出。
棘胸蛙养殖技术不规范。目前全国无统一的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没有严格的养殖标准。目前只有起步较早的浙江省杭州市发布了《棘胸蛙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
(1)、棘胸蛙的种蛙来源和人工繁殖问题。目前,大部分南方各省的棘胸蛙养殖的州蚌和幼蛙还是来源于野外,如何保证蜡蚌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棘胸蛙在人工繁殖能够规模化,是个很大的问题。
(2)、蟒蚌和蛙的疾病问题。
3.3 病害防治
棘胸蛙的病害发生和死亡现象在自然界很难被发现,仅在人工条件下才足以发生,发病率高达85%以上,是人工饲养棘胸蛙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棘胸蛙的主要疾病有蟒蚂的浮头病、出血病、烂尾病、幼蛙的烂皮病、红腿病、浮肿病、成蛙的烂吻病、红腿病等等。
棘胸蛙的病害受多因子的影响,当前对它疾病的研究还很少,为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对它的病原进行研究,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由于这一点是关于养殖的问题,因此病害防治中的用药等等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