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天还没有亮,方山县峪口镇桥沟村大棚蔬菜种植户薛锁柱和妻子就来到了自家新建的蔬菜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走进大棚,一股夹杂着菜花香味的热气扑面而来。薛锁柱夫妇摘菜的手法十分娴熟,配合默契,菜畦边放着的十几个菜筐已经装了一大半。“我们经营大棚已经好几年了,原来的大棚跟不上需求了。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和县里的帮助下,我们统一新建了大棚。”薛锁柱边摘菜边说,“经营大棚是个细致活,从育苗、移栽、培土、灌水到收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原来的大棚比较传统,技术把关很难。现在好了,新建的大棚温度和湿度控制都很容易,如果出现病虫害等问题,技术员会及时为我们解决,种植户只管种菜数钱就行了。”

如今,薛锁柱家里全年的开销都靠大棚。特别是春节期间,蔬菜抢手,收入达6000多元。“大棚挣了钱,妻子脸上的笑容多了,我们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薛锁柱是桥沟村村委会主任,也是桥沟村绿色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拍拍手上的泥土,笑着说:“我们通过增温、补光、补充营养肥弥补了传统农业种植中的各种不足。你瞧,这绿油油的西葫芦上市不到半个月,就卖出1000多斤,收入3000多元。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赶今年5月全部售完,预计西葫芦可收入2万多元。然后再栽植西红柿,一年下来预计一棚可收入4万余元。”

如今,在桥沟村和薛锁柱一样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走上致富路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过日子也越来越有信心。

“绿色蔬菜产业通过‘村集体管协会、协会控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吸收11户贫困户和11户非贫困户,采用一户带一户的形式发展生产,棚内种植反季节蔬菜,棚外套种中药材。全部收益的60%归种棚户所有,剩余40%按照股权分配。可为22户农民每年增加收入25万元,带动30人脱贫,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桥沟村党支部书记郭自清介绍道,“温室大棚上方是方山县统一建设的22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电站每年可发电28.6万度,增加集体收入27.5万元,由全县统一分配带动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在桥沟村蔬菜大棚基地,菜农们有说有笑地忙活着,有的在给大棚透光升温,有的采摘着成熟的蔬菜,有的装车外运……好一幅丰收美景图。(来源:方山县新闻中心 肖继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