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永兴
在广饶县花官镇杨王村,提起王红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这人一心想着带领乡亲们致富,是好样的!”王红亮之所以获得大家伙的交口称赞,源于他的“折腾”。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王红亮在村里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产业带动乡亲致富,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成立合作社 香菇规模化种植
自2010年起,王红亮从事蘑菇销售工作,干了几年后,他总觉得平淡的生活中缺少点什么,看着乡亲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回到家乡,留在农村发展种植产业。“由于自己之前就是卖蘑菇的,卖一种也是卖,卖两种也是卖,何不自己也从事生产环节,这样不仅增加销售种类,而且对于山东来说,蘑菇等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2014年,在广饶县供销合作社的引领指导下,王红亮带领6户村民注册成立了广饶县宏达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技术有支撑、质量有保障、产品有销路,当年就取得了丰厚的收益。
广饶县宏达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周围乡邻踊跃加入合作社中。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大型食用菌示范种植大棚10座,年产量从建社初期的几万千克增加到目前的30万千克,产品按照“订单式”产销对接模式,全部配送到大型连锁超市,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了收益,并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合作社带动10多户周边生活困难群众进入食用菌产业链经营,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广告
人生最低谷时,冷艳女上司让他迎来人生新的机会!
×
之前一直以种植平菇为主,经过多次考察市场行情后,王红亮发现香菇种植前景更为广阔,于是,他从2018年开始试种香菇,成为广饶县香菇规模化种植第一人。香菇进入采收期后必须每天及时人工采摘,由于采摘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这让附近村里的部分剩余劳动力有了就业渠道,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制棒需要26个人,采摘蘑菇需要60个人,每个大棚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其他人每天按时到棚里干活,种植的事交给大家,我安心在外开拓市场。”2018年,王红亮将香菇大棚分给了四个农户种植,一年下来,每个农户平均纯收入在四万元左右。之前,王红亮都是从市场上购买菌种,今年,他投资36万元购买了设备自己制造香菇棒,10个大棚可以节约8万元钱。
成立家庭农场 “南菜北种”
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按说王红亮该安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了,可他却“折腾”出更多的事来。早在2014年,王红亮在外地考察市场时得知了秋葵这一蔬菜,它生命力很强,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018年,经过一番思量后,他决定种植秋葵。他先在网上收集了不少秋葵的种植技术,后到临沂、郑州、北京进行了考察论证。2019年,他专门成立了农富家庭农场(广饶县)有限公司,流转了50亩土地准备试种秋葵,成为东营市首家秋葵种植实验基地。为了推广种植秋葵,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他将流转过来的土地免费提供给种植户,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技术,等收获之后再统一销售。可以说,种植户完全是零投入,只需负责好田间管理。
“别看它不起眼,营养价值却很高,这几年逐渐进入大众餐桌,受到人们的喜爱。”王红亮边说边摘下一个秋葵并掰成两半,断开的秋葵顿时流出黏稠、透明的液体。“这些液体是秋葵的营养精华,入口舒适润滑,有减少脂肪吸收、降低胆固醇等功效。”种植户王保玉介绍说,他和几名菜农凌晨4点就起床采摘,一直干到上午10点,采摘完之后就送到冷库进行冷鲜保存。为了保持秋葵的新鲜度和口感,王红亮专门建造了三个冷库进行储存。种植户张国伟从去年4月加入了农场的大家庭,现在负责一个大棚和8000多平方米秋葵的种植,“我是隔壁村子的,这儿离家近,平时该忙的时候就忙,不忙时就过来看看,啥事也不耽误。”下一步,王红亮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引入先进设备,进行秋葵产品深加工,生产更多有价值的“衍生品”,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致富不忘桑梓情 点滴真心报乡恩
“鱼水情深友谊长存 军民团结传统永续”“情系环卫工人 奉献一片爱心”“奉献爱心 传递温情”,在王红亮农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多幅锦旗。王红亮致富不忘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致富的道路上洒下滴滴爱心。2018年,花官镇杨王村贫困户王洛口家庭困难,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一家3口住在3间破旧的危房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红亮立即到王洛口家中查看房屋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并主动垫付3.6万元,对王洛口家的3间旧房进行修缮和装饰,并为其新盖了2间新房。
广告
老婆把男子爸妈赶出家门,翌日小姨子对他说....
×
看着环卫工人每天头顶烈日,辛勤工作,王红亮深有感触,2019年6月,他拿出8000多元,为花官镇杨王社区50多名环卫工人购买了茶叶、绿豆等降暑物品。这年冬天,了解到一部分贫困户缺少御寒棉被,他便购买了20件崭新的棉被,与镇扶贫办的同志一起将棉被送到贫困户家中,受助群众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表示由于家庭条件差,没有过冬棉被,大人和孩子一直盖着单薄的旧棉被,这些新送来的棉被既暖身又暖心,解决了他们过冬的烦恼。今年春节,王红亮花费1万余元购买了水饺粉和大米,分发给村里75周岁以上的老人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王红亮为花官镇群众、中小学校捐赠了84消毒液500余千克、酒精50桶。
今年4月,王红亮成了杨王村党支部书记,接下来,他将以党建引领、支部合办合作社的方式,继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