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这一年,全省各级劳模先进人物、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先进集体,积极响应工会组织的倡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投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和先进集体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铆足干劲、狠抓落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书写了出彩绚丽的“劳模答卷”。
此次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命名的2020年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和“十面红旗单位”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脱贫攻坚一线闪耀的时代光芒。
乡亲不富誓不休
裴春亮,男,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现任春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捐资3000万元建设裴寨新村,整合11个村创建裴寨社区,扩建商业街、建设服装产业园……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裴春亮致富不忘乡邻,让3000多名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带动当地11800多人增收致富。
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他出资6000万元信贷资金,帮助辉县市、卫辉市6000户困难群众增收,帮带4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先后捐资2.1亿多元,用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
他还筹资5亿多元在南太行山区开发建设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实施旅游和农业观光项目扶贫;捐资8000万元,实施“宝泉花园”扶贫搬迁工程;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等多项产业,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人脱贫致富。
让甜柿成为“致富果”
周耀伟,男,197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平顶山市劳动模范,现任鲁山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建立全省首个甜柿新品种示范基地,通过选育优良品种、研究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实现亩产8000斤以上。他用不到三年时间,在全省12个省辖市建立甜柿扶贫示范推广基地68个,带动全省发展甜柿1.2万亩,年产值近亿元,570户贫困户、1300人受益。
他先后举办甜柿栽培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种植户超5万人次。通过建立微信技术服务群,开辟抖音技术讲座,及时帮种植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保证栽植一户、成功一户。
通过土地流转,他发放给17户贫困户5.8万元,安置12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先后为鲁山县贫困村优惠提供苗木8万多株,为特困户免费提供苗木2000多株,免收资金20多万元。
甜蜜草莓助脱贫
吕妙霞(右二),女,1968年7月生,河南省劳动模范,现任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成立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十里香草莓基地),流转土地1320亩,辐射带动32个基地,给周边贫困群众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176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吕妙霞是人们口中的“草莓西施”,从不停歇的“铁娘子”。
为帮助大家创业致富,她支持有资金的群众承包土地自己建棚、自己管理;对没有资金的群众,支持其租园区的大棚创收后再付款;对加入合作社的草莓种植群众,实行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优先安置家庭困难群众就业。
她先后筹资300万元成立河南省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从国内外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12项,累计培训群众6000余人,免费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套,培养出2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
用心扶贫用爱脱贫
卢超(左),男,1962年10月生,河南省劳动模范,现任郑州超业针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凭着坚强毅力,克服身体残疾,卢超于2000年创办郑州超业针纺贸易有限公司,从事纺织品批发与零售贸易,使不足2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辐射郑州周边的大型商贸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上缴税额1亿多元,安排就业人员36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00多人。
他先后向社会慈善及扶贫基地捐款捐物900多万元,成立“卢超”助残济困慈善基金,用于帮扶生活贫困的弱势群体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研发制造假肢产品,带动更多的残疾人站立行走。
发挥劳动模范示范作用,他还通过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等方式改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每逢中秋、春节等节日,他都会及时看望慰问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头雁回归”山乡换新颜
徐光(中),男,195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现任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响应淇县“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号召,时年63岁的徐光只身回到家乡大石岩村,决心要把荒山变成“宝山”,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厘思路、聚人心、强组织、谋发展,通过组建“七老团队”凝聚全村发展正能量,通过打造“三个队伍”构建脱贫攻坚中流砥柱。
在他带领下,村里开发旅游线路4条,总长度达18.8公里。如今,村内闲置校舍被改造成能接待200人的人民食堂,还配套了景区服务中心和停车场;新建的“红馆”成为党性教育的观摩点;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可容纳200人集中学习……旅游产业和培训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群众的务工和农产品销售,群众收入显著增加。帮助260户872人实现脱贫。
小蘑菇撑起脱贫致富伞
赵玉甫(中),男,1975年2月生,濮阳市劳动模范,现任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
发挥劳模示范作用,赵玉甫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建立大棚609座,建成全国最大的“黑皮鸡枞菌”生产基地。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成立天水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引进大地密码电子商务公司……在他带领下,产品日销达8000余单。
结合贫困户实际,他带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探索创新四种带贫模式:“出钱又出力”的“包棚创业”模式、“出钱不出力”的“菌包托管”模式、“出力不出钱”的“劳务承包”模式、“不出钱不出力”的“互助救济”模式,带动周边村252户贫困户、808人实现稳定脱贫。
他还高标准建设赵家村乡村旅游基地,建设蘑菇文化园、廉政文化园等,吸引众多游人。
菜地里“种出”好日子
樊秋红(中),女,1969年7月生,全国劳动模范,现任灵宝市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建立“扶贫产业基地+园区”模式,带动全镇70%以上的农民种植蔬菜。樊秋红创建万吨标准化高山生态蔬菜示范种植园区,按照“品种新优化、育苗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管理标准化、销售订单化”的理念,引导贫困户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为回乡“新农人”提供一站式农业技术创客服务,针对种植大户需求提供技术培训,年培训农户1200人次,每年为农户提供种苗3000万株,提供产前种植技术规划、产中技术管理植保、产后市场分类销售分析等服务,带动五省20多个县市8000余户年增收3亿元。
她还为农户免费提供价值70余万元的种苗、农资等;用于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捐资修路、抗疫捐款等资金达12万元。
村民变“股东”同写致富经
林峰,男,1968年8月生,全国劳动模范,现任沈丘县北杨集镇林寨村党支部书记。
成立林家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林峰在全省率先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整合全村449户1316亩土地,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每亩保底收入800元。在他带领下,村里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高油花生1000亩,辣椒500亩,村集体累计收入2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和脱贫攻坚。
他先后捐资200万元,修建道路实现村里户户通,建成开放式新村室,形成合作社、文化大院、村“两委”一村三院格局。建成1000万元的现代农业项目、100万元的冷库,安置50多名群众就业。
他还投资40万元建成农村文化服务中心,成立林寨艺术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将留守在家致富无门路的群众,安排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可收入40元。
“稻虾共作”助民富
张建新(中),男,1973年4月生,河南省劳动模范,现任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行“稻虾共作”扶贫模式,张建新探索自养、托管帮扶、鼓励租养、推广综合养殖、发展电商、技术和就业七大扶贫模式,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案例。带动全县21272户群众养殖小龙虾,其中贫困户6671户,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
为帮助贫困养殖户解决小龙虾养殖以及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他建立以水产技术人员为核心的专业科技服务队伍,推行标准化养殖。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水产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对养殖户实行“四统一”的示范带动。
他还牵头成立小龙虾产业协会,举办稻渔综合种养各类培训班108期,参训人员1万人次。捐款1000余万元,用于教育、公益和慈善事业。
苦干实干幸福来
周全喜(中),男,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济源市劳动模范,现任济源承留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
先行先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脱贫致富乡村振兴“54333”模式,总结“党建引领扶志扶智”的“靶向”治贫经验……周全喜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为贫困村进行精准脱贫策划指导,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13户1240人彻底脱贫。
他还组建花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花石村南山滑雪场、水上乐园、梅花园等集体股份制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历史性跨越,花石村全体村民过上“土地有租金、入股有分红、打工有工资、集体经济有红利”的幸福生活。
为了帮助更多人,他还应邀为各地重点贫困村授课,为观摩团队做讲解500余场、12万余人次,培育带动一大批农村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头人。
2020年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
“十大领军人物”名单
◆裴春亮
春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周耀伟
鲁山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吕妙霞
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卢超
郑州超业针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光
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
◆赵玉甫
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
◆樊秋红
灵宝市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林峰
沈丘县北杨集镇林寨村党支部书记
◆张建新
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全喜
济源承留镇花石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