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是省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也长期服务于养殖业,为福建省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只要新出现畜禽疫病,研究所就会立即组织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关,从病原分离鉴定、诊断方法建立和疫苗研制等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指导养殖户综合防控,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现任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陈少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研究团队从1987年程由铨研究员带领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的病原开始,在禽病尤其番鸭新发疫病方面,潜心研究并延续了整整30个年头,研究的成果大部分都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延续了30年的辉煌。

畜牧兽医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

程由铨老所长,是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他出身贫寒农家,对农民有很深的情结。尽管他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同学前茅,但为了帮助父亲养活家庭,中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农业专业的志愿,考上福建省福州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始了动物病毒病的研究。

在50多年农业科研生涯中,程由铨从事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学、免疫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成就斐然。1964年7月,他完成了伪狂犬病毒分离、鉴定和诊断,回单位研制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经过一年多日以继夜的努力,研制成功伪狂犬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1965年9月,首批疫苗运往牛伪狂犬病首发地----长泰县,对耕牛进行预防注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十年动乱期间,他尽管被流放闽西北山区修地球,但他却没有放下研究的念头。他带着从火堆中抢出的科研资料带到山区完好保存,继续他的科研梦。后来,他成功研制伪狂犬病灭活疫苗,消灭了我国的牛羊伪狂犬病,并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福建省农科院恢复后,程由铨被调回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继续从事动物病毒病研究。1981年,他被选拔赴美进修,成为赴美国的访问学者。在美国,他刻苦从事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导弹研究,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并在美国从事多项研究获奖。在进修期满后,美方以高薪挽留他继续留下从事研究,但他不为国外优厚待遇动心,毅然回到祖国效力。他要把在美国学到的最新科研成果带回祖国,服务于农民。

1988年元月,他利用同源胚胎从“三周病”病死鸭的肝、脾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理化和生物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率先确认了以泻喘为主要症状的雏番鸭疫病的病原是“番鸭细小病毒”。这一病原研究的成果,于1992年8月通过了国内同行专家组的技术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项研究是中国动物病毒学和禽病学的重大成就。

接着,他又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预防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弱毒疫苗,取得了6亿多元的社会经济效益。“雏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于2000年均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兽医药品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获得国家一类兽用生物制品证书。“疫苗和诊断试剂”也于200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研究在病原学、诊断和疫苗研究方面均居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研究成果均是中国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该成果的应用使雏番鸭的成活率由60%提高到95%以上,有5亿多羽雏番鸭免疫注射该疫苗,减少经济损失4.7亿元以上,有效控制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该项成果居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他从事50年科研历程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成果12项。在福建省农科院成立50周年庆典大会上,他受到时任福建省副省长张昌平的表彰。

严谨的科研作风传承了30年

1989年7月,有一位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女孩陈少莺分配进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牛羊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研究,她刚进所时,年仅20出头。在平时工作中,寡言少语,但工作努力刻苦,即使晚上或节假日,也经常看到她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程由铨是一位胸怀开阔的科研人员,他在出任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期间,为了持久发展农业科研,呕心沥血无私培养新人。他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经他提拔的几位年轻人相继走上相关的领导岗位。陈少莺进所后,他就在观察她的工作,他对陈少莺认真而细致的工作态度感到满意,为此,先后让她参加了多项由他主持的研究课题,随后主持了福建省自然基金“猪伪狂犬病疫苗新型佐剂研究”、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疫苗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省重大专项子专题“福建省畜禽新发疫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番鸭呼肠孤病毒与水禽H9亚型流感病毒协同致病机理研究”、和“水禽呼肠孤病毒致病性差异机理研究”、国家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番鸭细小病毒病和小鹅瘟二联活疫苗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