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林下栽培技术要点和栽培管理规程
2.种苗准备
(1)选苗
金线莲林下种植密度高,需苗量大,目前工厂化组培苗是最优选择。首先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种苗品种,其次选择优苗、壮苗。
(2)炼苗
组培苗在林下种植前需要炼苗。将金线莲组培苗培养瓶放在室外通风处,温度15 -25℃,避免阳光直射,为期3天,第四天开始拧松盖,为期4天,然后开盖7天(若开盖时气温>25℃,则开盖3天),等金线莲组培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即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时,完成炼苗过程。
3.林下种植
移植前,组培苗要经过“一洗、二漂、三淋、四消毒、五装”处理过程,具体做法是: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先用水洗净琼脂块,整齐地放人苗框;再漂洗一下,接着用流水喷淋1 - 2min后稍晾干;然后再用多菌灵 1000倍液消毒10min去除杂菌,稍晾干;杀菌后的组培苗装入灭好菌的干净纸箱或泡沫箱中,以免受到污染。每装一层,用干净的报纸隔开,装苗总高度不得超过40cm,以免下层组培苗受压后受损。整个操作过程注意不要使组培苗受伤。
移植前一天,土壤喷施一次水,使土壤水含量为50% - 60%,阴干待植。将处理好的金线莲组培苗单株种植,种植株行距为(3-5)cmx(3-5)cm,深1.5-2.0cm,种好后浇足定根水。
4.生长期管理
(1)水肥调控
根据其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供应状况,适时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状况。
夏季晴天每两天于傍晚后喷淋;春、秋季每7 -10天于傍晚后喷淋;旱季和高温季节,可根据土壤干旱程度适当增加喷淋次数,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 - 80%。夏季每天上午9:00 前喷淋,冬季或早春应在午后气温较高时进行喷淋。雨季,金线莲种植园应以排水为主,防止地面积水。
由于选定的种植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所以基本不用施肥,但是腐殖质含量较少的土壤应适当补充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根据金线莲的生长发育特点施用少量的化肥。
(2)光调控
根据天气情况,随时监测林下种植地上的光照强度并控制在30001x左右,高温强,光时增强庇荫,以免金线莲暴露在强光下被灼伤。
(3)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药用植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可具体参考《种植业生产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2016)》所列农药品种。
①主要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茎腐病和炭疽病等。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培育健壮无菌试管苗;定植前对土壤和环境消毒;合理布局,避开高温、高湿环境;及时清除病株;剪刀等用具需严格消毒。发现病害及时选用对口农药防治。
茎腐病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65%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洒。见零星病苗就应喷药以提高防治效果,每7 -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炭疽病防治可用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600 -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 800 -1000倍液喷洒,每隔每7 -10天喷1次,连喷2-3次。
②主要虫害及其他有害动物防治 用物理查杀和杀虫剂结合防治虫害:清洁种植畦及清除四周杂草、杂物;人工捕杀,用生石灰撒施在苗床周围或人工捕捉的方法防治蜗牛、蛞蝓和马陆等较大型的害虫;在蜗牛和蛞蝓等软体动物多发时,则撒施密达(6%四聚乙醛)防控;用73%克螨特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用10%吡虫啉 5000倍液防治叶蝉。
小地老虎防治方法:种植畦四周设置围网;人工捕杀;使用糖醋诱杀液(糖:醋:酒:水为3:4:1:2.加入少量杀虫剂,如乐斯本或三唑磷)。
螨类害虫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虫害植株,集中处理,用肥皂泡水喷洒叶片两面,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
斜纹夜蛾防治方法:清除杂草,翻耕晒土、撒石灰,破坏其化蛹环境;摘除卵块和群集为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使用糖醋诱杀液(糖:醋:水为3:4:5,加少量香蕉皮和敌百虫诱蛾);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
较大型动物如山鸡等,通过种植场周围的防护篱笆防护。
③除草 齐苗后,应及时人工去除杂草。
5.采收及采后加工处理
采取时间:定植200 - 230天、株高10- 12cm时即可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收。年采收时间一般为3-5月、10 - 12月。
采收方法:单株全草人工采收,剔除病株。
采后处理:用高压喷淋水枪将植株清洗干净,风干、低温干燥或用红外烘干箱在60℃以下逐渐加温烘干,干品水分含量为10% - 12%。
包装:包装前对产品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采用真空包装或充CO2包装。
贮藏:应密闭贮存,注意防潮、防虫、防霉变,同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产品长期贮存时应放入冷藏库,库内温度控制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