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办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二、支持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三、承办单位

待定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待定

五、竞赛项目(注:由项目名称或项目代码标识)

(一)个人赛

自由飞类

1.牵引滑翔机(F1H)

2.二级牵引滑翔机(P1A-2)

3.二级橡筋动力飞机(P1B-2)

4. 橡筋动力室内飞机(P1D-P)

5.活塞式发动机动力飞机(F1P)

线操纵

1.国际级线操纵特技(F2B)

2.线操纵特技(P2B)

3.三级线操纵特技(P2B-3)

4.二级线操纵特技(P2B-P,室内)

5.线操纵特技编队飞行(P2B-D,双人组)

6.室内电动线操纵编队飞行(P2B-D/P, 双人组)

7.电动线操纵编组竞速(P2C,双人组)

8.U12电动线操纵编组竞速(P2C-U12,双人组)

9.电动线操纵空战(P2D)

10.U12电动线操纵空战(P2D-U12)

11. 室内电动线操纵空战(P2D-P)

12. U12室内电动线操纵空战(P2D-P/U12)

遥控

1.国际级遥控特技(F3A)

2.遥控特技(P3A)

3.三级遥控特技(P3A-3)

4.遥控牵引滑翔机(P3B)

5.国际级遥控直升机特技(F3C)

6.二级遥控直升机特技(P3C-2)

7.遥控手掷滑翔机(F3K)

8.遥控留空时间滑翔机(P3K-U12)

9. 遥控室内花式飞行(P3P-D,双人组)

10.遥控双机分离定点(P3S,双人组)

11.遥控弹射滑翔机(P3T)

12.遥控电动绕标竞速(P9U-P)

13.二对二遥控空战(P3Z-4,双人组)

14. 遥控涡喷特技飞行(P4J)

15.遥控电动滑翔机(P5B)

航天模型类

1.高度火箭(S1A/2)

2.伞降火箭(S3A/2)

3.助推滑翔机火箭(S4A/2)

4.仿真高度火箭(S5B)

5.带降火箭(S6A/2)

6.仿真火箭(S7)

7.火箭助推遥控滑翔机(S8D/P)

8.自旋转翼火箭(S9A/2)

(二)团体赛

1.个人赛各竞赛项目的单项团体,每项限3人(或3组)。

2.电动线操纵编组竞速P2C和P2C-U12,以2组计入单项团体。

(三)女子赛

1. 线操纵类(F2B)

2. 遥控类(F3A、F3C)

3. 航天类(S1A、S3A/2、S4A/2、S5B、S6A/2、S7、S8D/P、S9A/2)

凡个人赛以上项目中,女子报名比赛个人有效成绩满足3个(含3个)以上队参赛,即增设单列女子赛个人比赛成绩名次,同时计各项目个人赛成绩名次,并以本队较好成绩的3人选入单项团体。不设女子单项团体赛。

六、参赛办法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业体协、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团体会员、基层团体会员单位、全国科技体育活动组织单位、各基层单位由当地协会(地级市以上)或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地级市以上)盖章即可组队。

(一)报名前,各会员单位必须缴纳当年团体会费。。

(二)运动员年龄应在18周岁以下(以报到日为准)。报到时应出示会员证、身份证原件。

(三)所有参赛人员(包括领队,教练)必须是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当年已注册的个人会员。

(四)每队限报领队2名;教练限报3名(领队、教练),每项限报3名运动员,女子赛项目可增报2名女子运动员。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P4J项目除外),F1H与P1A-2,F2B、P2B、P2B-3与P2B-P(室内),P2D与P2D-P(室内),F3A、P3A与P3A-3,F3C与P3C-2,不得互相兼项)。

(五)线操纵和遥控特技类设项中设有多个级别时,曾在某一级别获得两次冠军的选手,参加上述同类项目比赛时,必须参加高一级别项目的比赛。只设同类最高级项目时除外。

(六)经主办单位批准,参赛单位可视情况增加参赛队数。

七、竞赛办法

(一)按《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2019版)》执行。可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官网sport.gov.cn访问,进入直属单位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查看。

(二)单项团体成绩以运动员3人(或3组)较好名次之和确定。2人(或2组)团体排在3人团体之后。单项只有1人(或1组)、弃权的不计团体。分值少者列前。如相同,则以单项最好名次多者列前。

(三)报名后因故未到赛区将取消其下一次比赛资格,并视情节全国通报。

八、裁判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主办单位按有关规定聘请,其他工作人员由承办单位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成员由主办单位按有关规定选派。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赛和单项团体赛分别录取前8名,获得名次者授予证书,前三名同时授予奖牌,获得录取的名次辅导老师授予证书。辅导老师必须报名时确认填报且不得更改,每项每名运动员只能填报一人,只授予每名运动员取得个人和团体录取名次最好成绩的证书)。

(二)单项报名人数不足8人,个人名次减1录取。不足3人(含3人)的项目列为表演项目。

(三)根据参赛人数,单项超20人时(含20人),按各项目各组别参赛人数的15%颁发一等奖证书,20%颁发二等奖证书,25%颁发三等奖证书。

十、报名

(一)参赛报名除按照本规程要求外,还应按照承办单位赛前公布的补充通知要求办理。正式报名截止日期见补充通知,正式报名截止后不再接受变更。

(二)报名时,参加多人组的项目要求“相邻填报”及加以注明。遥控项目的选手必须填报设备频率。参赛S8D/P、P3T、P3B、P5B、P3Z-4项目的每名选手必须报2个频率(频率1,频率2)。如需使用频率2必须报请所在项目裁判长批准。U12项目限12周岁以下,(以报到日为准)参赛。

(三)报名表(见附件)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二份,分别寄至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三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中区甲14号),邮编100061;电话:(010)67050063;传真:(010)67050038;电子邮箱:mx_hkhtqsn@126.com)及比赛承办单位。并以队名和联系人实名添加入308156028“全国青少年比赛”QQ群。

十一、其它

(一)比赛及训练用油料自行解决。大会统一提供航天模型发动机。

(二)参赛人员所有费用自理,含大会组委会发放的比赛器材。

(三)各参赛队必须统一着装。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2020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正式报名表 xhimg.sports.cn/Image/soft/200409/6-20040ZTG5H5.docx

附件:2020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规则 xhimg.sports.cn/Image/soft/200409/6-20040ZTI1c9.pdf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