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鱼》杂志社独家报道
作者│王健 陈志刚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龚山明 崇明县堡镇农技服务中心
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不易脱磷、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成活率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为客观反映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普通鲫鱼的生长对比情况,养殖户通过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普通鲫鱼的生长进行观察,总结其生长动态并分析比较,现将试验对比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一口面积8亩池塘,平均水深1.5~2米,池底淤泥10~15厘米,呈中性;池底平坦,池埂无渗漏;池塘配备3千瓦的增氧机。对照池条件同试验池。
2.清塘消毒 采用生石灰带水消毒,池塘保留水深0.1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消毒,以杀死细菌和有害生物等。一周后抽干池中消毒水,注入新水,注水口用两层60目筛绢网袋扎紧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卵及其他敌害生物进入池内。
3.水质培育 待7~10天池塘毒性消失后,先注入50厘米深新水,然后每亩施入经腐熟的有机肥200~300千克,3~5天后,水色逐渐转浓,透明度在25~30厘米,如水质偏瘦,透明度大于40厘米,再追施有机生物肥。
4.鱼种放养 3月20日,选择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放养于试验塘,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艳光滑、体表和鳃部无寄生虫、鳍无残缺、游动活泼,平均规格为55克/尾,亩放92.8千克。5月20日,选择普通异育银鲫鱼种放养于对照塘,鱼种体质要求同试验塘,平均规格为71克/尾,亩放113千克。
鱼种放养前均用3%~4%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以杀灭鱼种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放养时温差不宜超过3℃。
5.饵料投喂 以“匀、足、好”为前提,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为宜,早期需要投喂驯化。根据鱼类的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粗蛋白含量、粒径的饲料,依据不同的生长季节、生长阶段特点、水温及鱼吃食情况等,同一时间段内在总投喂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定时投喂,每日4~5次,以达到饵料最大的使用效果,提高饵料的转化率。鱼病多发季节和梅雨季节应适当控制投喂量。
6.水质管理 以“肥、活、嫩、爽”为前提,5-9月,水温在20℃以上,每隔半月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若使用芽孢杆菌生物制剂时应避开阴雨天,晴天使用后应及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水缺氧,使正常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如水质过肥,采取适量换水,次日使用生物制剂调水。生物制剂与消毒剂、杀虫剂等使用时间应间隔5天。试验点配备了快速水质测试盒,以便适时对水质进行检测,为水质日常调控提供参考。
由于长期投饲,池塘水质会逐渐变化呈弱酸性,对鱼类生长不利,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药物调节池水酸碱度,使pH保持在7.0~8.5。
7.病害防治 定期检查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普通异育银鲫的体表、鳃部、内脏有无寄生虫,6月份池塘易发生车轮虫、锚头鳋等寄生虫病,应选用1%阿维菌素杀灭,每米水深用25~30毫升/亩兑水全池泼洒。每隔10~15天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温和性的消毒剂交叉消毒,颗粒饲料中每月1次拌入中草药,每次3~5天为一个疗程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试验中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定期杀虫灭害,防止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发生。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准确地诊断治疗。
8.日常管理
(1)巡塘:每日坚持巡塘,特别是下半夜巡塘,发现浮头征兆时立即开启增氧机。有时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即使没有出现“浮头”现象也应打开增氧机进行人工增氧,晴天中午、雨天半夜开启增氧机,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
(2)指标测定:自5月至10月份每月25日定期随机捕捞30尾试验用鱼,测量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普通异育银鲫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等生长相关性状。
二、结果与分析
试验、对照塘在养殖管理相同的条件下,成本基本相同,产量、产值有一定的差距(见表1)。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周期实际增重8.7倍,普通异育银鲫为6.05倍。亩产量高出普通异育银鲫89.8千克,产值增加1000余元。
三、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与普通异育银鲫相比较,显示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作为优良品种在崇明地区进行推广。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本地区推广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