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
“丰收了!开斗了!......”9月15日,随着锣声响起,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张家村四五十名稻农撸袖子、拿镰刀,喜笑颜开的奔向稻田,忙于收割水稻和捕捉黑斑蛙,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在收割现场,农家小伙孟华喜笑颜开。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实施“稻蛙共生”特色养殖,带领了群众走上致富路,当起了时代新农民。
情系家乡 逐梦田野
43岁的孟华,是印江自治县沙子坡人,毕业于华东农业大学水产系。今年3月,他带着十多年来苦心钻研的黑斑蛙养殖技术,从湖北回到了家乡印江。经过多方考察,认准张家村这片“低洼田”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稻田多等优势,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近百亩,投入60余万元资金,开启了他的“稻蛙共生”致富故事。
据孟华介绍,前些年在湖北养蛙很成功,但一直心系家乡发展,最大的心愿就是想通过优化养蛙种稻模式,带动父老乡亲增收致富。
离开家乡多年,故乡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的加入几辈人的田农,父辈、祖辈会不会接受?这让孟华心里很是担心。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不停思索。
回乡后的孟华,果不其然。第一关就遭遇了信任“危机”,面对穿着朴素,不善于交际等原因的他,向农户讲述稻田养蛙的养殖模式时,却遭群众质疑。
经过一番周转,最终,孟华在印江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获得了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并通过该县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峨岭街道张家村、中兴街道杨家坪、官家村和木黄镇七百度村的三处农田被选中,成为了该县第一批试验田。
以技兴农产业渐强
今年5月,孟华的张家村稻蛙养殖基地完成了选址、租地、基建等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秧一插好,蛙苗一投放,我的稻蛙养殖计划就进入轨道了”。但不曾想,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险些让孟华的产业“夭折”。
5月后的印江,迎来雨季多发期。多发的强降雨导致低洼地带形成洪涝区,强风对农业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的损害,而张家村的稻蛙养殖基地,被无情“击中”。
“几轮强风下来,防鸟的白纱帐刮倒一大片,在进行抢救性补救之时,被损毁的十多亩稻田来不及搭白纱帐而被迫放弃养蛙。”无奈之余,孟华更是感受到加强养殖区排灌系统的重要性。
为了防止洪水漫灌,外来水源污染整个养殖区培育过的水源,孟华依托政府修建的排洪道,对洪水可能流经的养殖区域挖出一米宽的水沟,修建了环形排水系统,洪涝时可通过此沟将洪水排除,干旱时通过此沟进行引水灌溉培育。
针对黑斑蛙在幼蛙蜕变后免疫力差,抵抗疾病能力弱,死亡率高等特点,孟华将研究多年的“中药防控和中药疗法”运用到了养殖过程中,该方法通过在蝌蚪蛙苗时期以中药熬汁喂食,成蛙后将饲料充分浸透中药进行饲喂。
“这个中药投喂,主要是针对黑斑蛙常见的红腿病、歪头病,白内障等疾病进行先期预防治疗,相当于提前给黑斑蛙打预防针,提高蛙群对上述疾病免疫力,从而减少后期黑斑蛙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孟华说,目前,他所提出的“中药防控和中药疗法”,有效破解了黑斑蛙在如何不使用化学药剂等情况下,保障黑斑蛙快速的生长。
针对饲养员技术低,流动性大等用人难题,在养殖过程中,孟华一边把员工中悟性强、能吃苦的人员挑出来,从蝌蚪培育,如何选药,如何用药等进行全程指导,手把手教学,使其培养成技术骨干,在基地发挥带头作用;着手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招募对口专业的大学生或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公司,为公司第二步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黑斑蛙繁育研究中心,做好后备人才队伍支撑。
同时,为了解决蛙粪导致土壤肥力过剩问题,在今年稻谷收割以后,也将进行种姜模式,利用稻田养殖模式循环增收。
蛙鸣稻黄共话喜悦
如今,6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地稻蛙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稻蛙生态种养基地已建成示范基地200亩,在建基地460亩,吸引群众自发养殖2户,到公司考察观摩,来年有意向养殖户呈递增趋势。
在今年张家村的稻蛙生态养殖现场,孟华向群众证实了自己的稻蛙生态立体种养的可行性,特地从县里请来农业专家,对稻田亩产的生态稻谷和黑斑蛙产量进行实测。
从该县农业农村局测产提供的数据显示,张家村示范基地上种植的生态米,出田谷重441.35公斤/亩,蛙重1100公斤/亩,按照目前市场批发交易价稻谷22元/公斤,黑斑蛙55/公斤计算,稻米亩产值在0.97左右万元,黑斑蛙亩产值在6.05万元左右,一亩稻田综合亩产值在7万元左右。
而印江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路向好,也引起了大湾区粤港澳地区的关注。“印江所产的稻蛙和大米,通过该公司平台进入大湾区粤港澳后,主体进入到该地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农贸市场,服务于中高端客户群体。”据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飞介绍,目前,从该公司的订单统计来看,在大湾区黑斑蛙的需求总量达到了1万吨,稻米的需求量达到了5万吨左右,这组数据的出现,对于今后印江乃至贵州的其他地区,整体推进农特产品的全生态输出提供了可能,最终也能促成更多的乡村振兴项目在此落地。
接下来,铜仁梦兴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将以印江示范基地为核心区,辐射周边的区县协同发展稻蛙生态产业。“我们的目标是蛙亩产突破3000斤,‘稻+蛙’整体亩产值突破8万元达到10万元。后续还会发展高端产业链,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带动地方富起来。”谈及以后的产业发展,孟华自信满满地说。
【采访手记】
近年来,稻田综合种养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的主要推广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从业生产者的青睐,而稻蛙循环生态种养,是稻田综合种养推行模式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水稻生态种植和有机稻米生产紧密结合的典型立体农业模式,具备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生态特点,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在武陵山地区,运用水稻、蛙类的互利共生关系,有效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等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稻、蛙的产品品质及单位稻田的综合效益,在推动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印江自治县将一直搞农业想创业的有志、有识之士能加入他的行列,共同打造稻蛙养殖新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印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 陈继|小视频田林 图|左禹华)
主 编:陈 刚
副主编:左禹华
审 校:吴仕林田勇
编 辑:曾君子
往期回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