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中国行”系列直播山东站,汇聚了山东省志愿服务领域的多位资深人士,包括潍坊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潍坊春雨义工理事长孙在前、烟台市希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孙传彬、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公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水善,共同探讨山东志愿服务的成果与经验。

如何做好志愿工作_志愿服务典型经验_志愿工作的优质经验做法

1 山东志愿服务及组织发展现状

于水善主任分享了青岛志愿服务的四级培训体系: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各区市设立分院,街道有培训中心,社区有培训站。从2018年开始,由青岛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共同主办,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承办,30多家公益机构联合发起的品牌项目“我的家庭公益梦想”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已积累了12万的志愿家庭。

孙传彬理事长介绍了烟台的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基金会的实践,印证了一家具备公募资质的基金会对于区域性的社会志愿服务开展有很大的帮助,为资金的公开募集和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效平台,还能承担社会教育的作用。同时,孙传彬理事长分享了烟台创益园的成功经验。创益园,是在烟台市民政局和芝罘区民政局共同打造的,6000多平米的社会组织孵化园,引入了商会和协会,同时也孵化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提供社会服务的产品。

孙在前会长分享了潍坊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潍坊的志愿服务氛围浓厚:在人员的构成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其中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活跃度很高;在组织机构的发展上,各个行业层面都有较好的志愿服务团队。这得益于共青团,宣传部委办,以及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建议各组织对资源充分整合,实现项目的高效推进,帮助更多的服务对象、受助群体。

2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营经验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容易,运营难”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于水善主任分享了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协会解决运营难题的思路。例如,帮助建立崂山区志愿服务协会,协会承接部分文明办的职能,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培训、队伍培养、项目开发、督导评估等工作;团结崂山区的企业,成立了例如企业公益联盟、家庭志愿联盟等组织;还承接了创城的一部分工作,其中政府释放的资源比较大。

中小学生,是一个可以撬动各方的的切入点。于水善主任分享了品牌项目“我的家庭公益梦想”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的成功经验。

第一个办法,在各学校、各班级设立志愿服务日。以班主任的生日、获得某个集体表彰的时间等作为志愿服务日,这一小小的制度设计很有仪式感。很多家庭还设立志愿服务日,赋予了一种家庭文化。

第二个办法,为一年级到九年级设计活动课程体系。比如以家庭为单位设立爱心储钱罐,给学生社会公益行动一定的奖励,用作经费开展免费午餐、免费校车、公益校园、公益篮球队等,学校的锦旗、感谢信等又激励着家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闭环。

于水善主任特别强调,设计项目时,要转变身份,打造利他者的角色,从而形成目标、提升热情,最终形成社会行动。

关于基金会如何筹措资金及运营,孙传彬理事长分享了非常落地的经验。

第一个,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比如在淘宝、支付宝、腾讯上线项目,线下通过其他形式获得捐助,募集资金。与淘宝商家合作公益宝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基金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既能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同时还实现了资金的筹集。

第二,成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创业。对于基金会来说,这不仅是资金筹集的方式,更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引导和社会责任的前期教育。

孙传彬理事长说到,虽然基金会筹款的方式并不特殊,但在细节的把握上有其特点和区域特色。比如民营企业家多的地方,和国有企业多的地方,可能是不太一样的。

此外,孙传彬理事长还尤其提到了创业园的发展思路以及社会组织党建的重要性——创业园在成立之后,纳入了商会和协会,实际上为资源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能够反向给基金会提供稳定的社会捐款,捐款数额虽小,但胜在稳定;此外,社会组织的党建极其重要,区域性公益慈善的打造离不开党的领导,为此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二是在党的领导下做好群众的动员工作。相关部门的领导非常有前瞻性的,在政策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

孙在前会长说,潍坊公益组织尽管有政府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但一直在寻找“自我造血”的渠道。在实践层面,潍坊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当地的健康服务公司合作,从工信部申请一个省级的号码,以此搭建一个为老服务的公益性平台。平台目前处于测试之中。孙在前理事长介绍道,结合社会问题和当下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应急救援的角度,第二是针对老人的入院和住院的问题,第三是开拓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渠道。此外,孙在前理事长强调,在人员的组织管理、架构的设置和平台的建设等方面,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摸索。

3山东志愿服务的亮点与特色

于水善主任分享了青岛志愿服务的特色与亮点:青岛市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不局限于三个全国试点,所以每个区市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运行模式,而且很有特色。

比如西海岸新区的社区学院,把大学二级学院对接到街道,班级对接到社区,把思政课和社团课程开到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可以解决农村项目和组织不足的问题。崂山志愿服务一条街,把小商户、共建单位调动起来,用社区微基金的形式赋予它们志愿服务组织身份,社区里的微生态可能更具复制价值。还有好司机帮帮团,都是很好的模式。

于水善主任认为,市民(小资本)下乡或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趋势,如何把城市资源引入农村是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枢纽的作用、做好供需衔接,大有可为。

孙传彬理事长介绍烟台和基金会志愿服务的特色与亮点。亮点一:活跃度高。不论是基金会还是创业园,志愿服务的开展和活跃度都很高。要保持高活跃度,重要的是知识体系的建设,烟台在这方面的建设比较到位。比如各个县市区的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一个协作网络,大家能够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有机的大整体,从而能够更易争取对外合作机会,打造高活跃度。亮点二:突破。孙传彬理事长说,志愿服务发展到现在,遇到过很多瓶颈和困难,但烟台都在做很多尝试,同时政策上也给了很多支持。

孙在前会长分享潍坊志愿服务发展的特色亮点——项目化起步较早。通过项目化的运作,志愿服务组织得以更好地服务大众和争取政府与企业的支持。

4 山东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孙在前会长认为目前潍坊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是,公益组织没能够很好地“破圈”。需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呼吁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公益组织的统一协调仍需要调整升级、对外宣传也存在上升空间。要让志愿者“不要皱着眉头做公益,而是开开心心地做公益“。

于水善主任提出,政府在硬件建设的投入比较大,但是在后续的运营维护和社会组织的互动方面要加强后续培训。对于监管方面,于水善主任建议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社区书记如何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做好统筹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孙传彬理事长分享了现实问题及思考:基金会在一个地市的发展成长是比较困难的。基金会的行政开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运营。

同时,随着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公众对公益产品和志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志愿服务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供匹配志愿者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及项目,公益产品的打造,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资金及社会资源的投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