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 (记者 杨学敏)在苏州常熟虞山北麓,千年文明古镇虞山镇中有一个中泾村,204国道穿村而过。苏州新型农民陶胜的澳洲淡水龙虾公司便坐落在这里, 一对对蓝色的龙虾,正挥舞着大钳在养殖池里“耀武耀威”。
陶胜估计,加上各地的承包户和自己在常熟农业科技园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每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占整个中国市场产量的超七分之一。
也就是说,中国人每吃掉7只澳洲淡水龙虾,其中1只便有可能和陶胜有关。
陶胜 (本人供图)
“程序猿”再创业 和蓝色龙虾较上了劲
作为这家澳洲淡水龙虾企业的掌门人,陶胜其实本来是位“程序猿”。今年33岁的的陶胜,出生于常熟尚湖镇一家农民家庭,本来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便在当地开了一家电脑店,四年赚了200万,可谓是顺风顺水。
不过意识到企业接下来会走下坡路,而且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屡屡让陶胜有不知身在何方的迷失感,他决定换种生活。
陶胜 (本人供图)
老家三十亩干涸的蟹塘,在陶胜心中泛起波澜。原来,陶胜的父母以前养过蟹,后来转为种葡萄,蟹塘就荒了下来。
想着怎么把蟹塘再重新利用起来,2010年,在走了五六个省份,甚至远赴澳洲、非洲等地考察,陶胜选择了当时市面上非常少的澳洲淡水龙虾。
在陶胜看来,澳洲淡水龙虾的成品虾上市的时候,刚好是小龙虾反季节的时候,上市时间上是互补的,这意味着在澳洲淡水龙虾上市的时候,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不过,这种蓝色的龙虾看起来好看,养却不好养,稍有不慎,就全军覆没。创业第一年,陶胜花高价买到的两万尾虾苗,养了7个月,只捞上两百来只。
“当时和朋友一块吃掉了。也没跟他们说没养成功,就说我捕了一点,你们过来试一下。”陶胜说。
后来陶胜弄明白,这是因为虾苗并非从原产地运过来的,转手运输的虾苗成活率大大降低。
气愤的妻子:选家还是选龙虾
第二年,陶胜挖好了四个虾塘,又提前预订了15万尾种苗,准备继续养殖。而就在这个时候,妻子却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因为养殖澳洲淡水龙虾,陶胜放弃了原有的科技公司,家里的事也不管,人也一天天消瘦。这让妻子很气愤,从市里来到老家农村的养殖场,让陶胜做一个选择。
“就是把我叫到我妈妈房间,让我在龙虾和她之间做个选择,到底是选择继续我的龙虾事业,还是选择她。”
陶胜先是答应妻子不养龙虾了,但其实心里想的却是怎么瞒天过海。后来瞒不住了,夫妻二人又一次爆发了争吵。
幸运的是,在争吵的过程中,两人的理解也得到了增加,彼此的交流也让陶胜获得了妻子的支持。
计划接下来挣他一个亿 带动600多人一起致富
起早贪黑的努力,再凭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陶胜的澳洲淡水龙虾事业发展越来越好,陶胜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攻克了澳洲淡水龙虾繁育、养殖的技术难关,还申报了国家专利,他养殖出的龙虾也受到市场的欢迎。
作为一名“85后”新型职业农民,陶胜不仅注册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入驻常熟的生态农业产业园,还依托“公司+基地+农户+售后指导+营销”的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苗种、养殖技术指导,再对成虾进行回购等一条龙服务,对产品进行统一销售。仅仅去年一年,陶胜公司的收入达到7000万元。
陶胜的澳洲淡水龙虾本土化繁育养殖成功后,更是曾在2017年吸引了央视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前来,让陶胜通过央视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他的“致富经”。
致富经栏目截图
去年起,陶胜开始发力育苗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在云南、贵州、广州、四川等地建立了8个育苗基地,600多户农户与陶胜合作养殖澳洲淡水龙虾。
陶胜介绍,今年目标在全国建立20个育苗基地,这样通过与地方合作,初步实现当地繁苗、就地养殖的推广模式,缩短运输路程,提高虾苗的成活率。这些基地成熟起来之后,争取企业的收入在一两年内超过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