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四季豆致富_致富种植四季豆图片_四季豆种植效益

云南勐板乡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接受采访。

致富种植四季豆图片_四季豆种植效益_种植四季豆致富

长江商报公益联盟发起人带领全体队员,在临沧永德广场重温公益宣言。

致富种植四季豆图片_种植四季豆致富_四季豆种植效益

勐板乡村民李发会在赛米河边放声歌唱谢党恩。

致富种植四季豆图片_种植四季豆致富_四季豆种植效益

“卖菜书记”穆文锐成了推销员。

四季豆种植效益_致富种植四季豆图片_种植四季豆致富

用户丫青石做的水缸成了“村牌”。

本版图片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黄聪 卢珊 摄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黄聪 发自 云南永德

“我们以践行媒体社会责任为宗旨,以长江商报融媒体平台为纽带,以企业家和爱心人士为主体,共建共担共享长江商报公益联盟事业……”

11月22日清晨,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文化广场,长江商报公益联盟10位突击队队员重温公益宣言,坚守公益初心。这已是长江商报公益联盟云南行的第七天,重温公益宣言后,突击队来到位于临沧市永德县勐板乡的户丫村。

户丫村是勐板乡最大的行政村,也曾是一个贫困村。依托自然资源,户丫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了茶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优质稻种植,开发当地特产户丫青石品牌,并且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推动多种产业齐发展,户丫村逐步富裕起来。目前,临沧市贫困县全部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依托自然资源开发户丫青石品牌

户丫村的村口,有一座青石做的村牌,外形像是一个鼎。

“村口像鼎一样的村牌,实际上是一口水缸。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一个户丫青石做的水缸。”勐板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朱丽军介绍,村牌是用当地特有的户丫青石制造,该石料青亮光滑、质地坚硬,是建筑和美化的上好石料,可以制造和加工成假山、石桌、碑心、茶几、水缸和地板砖等。

尽管是上等的石材,但因为交通闭塞,户丫青石“藏在深闺无人识”,长期被当地群众用于铺路、建房,少量的用来加工成用具,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也没得到有效发挥。

2008年以来,户丫村把户丫青石列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继茶、核桃、甘蔗之后的又一项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开发户丫青石品牌。

在户丫村一家石料加工厂,长江商报公益记者发现,工人师傅正在将户丫青石加工制作成石桌、石凳和水缸等家庭用品。朱丽军说:“小的水缸还可以种花、养鱼,当成装饰品、工艺品。我们这里有两家户丫青石加工厂,这也是村子里的新兴产业,带来了一定收入,目前在临沧地区销售得比较广一些。”

2019年5月,临沧市在云南省率先启动了沿边小康村建设,整合186个项目50亿余元资金,围绕“产业村、旅游民族特色村、较大村、边境贸易、边境维稳”五类集群,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

永德县境内山多坝少,山地占95%。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永德独特的地形地势,造就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生态条件。

作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茶叶产业是永德县的支柱,户丫村也不例外。贵香茶叶初制所是户丫村规模较大的一家制茶工厂,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突击队来到这家茶叶初制所时,十几名戴着手套、口罩、帽子的妇女,正有条不紊地摘选今年最后一批茶叶。

采访中,永德县勐板乡户丫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锐当起了“茶叶推销员”,他介绍说:“全村茶叶有7000多亩,采用人工管理,不使用任何肥料,只有农家肥。茶叶看起来平滑,泡起来后口感好,色泽黄亮,回味甘甜。”

“我们的茶叶品质一流,未来销售价格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穆文锐告诉记者,户丫村晒干的茶销售价格大约一公斤160元,深受各地茶叶经销商好评和青睐,“今年的订单已经订到了明年的春茶。”

除了青石和茶叶产业,勐板乡还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增收。

在群山环绕的勐板乡,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突击队乘车涉水趟过赛米河,来到了该乡的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

时值深秋,百亩连片优质稻田已经收割,山民正在屋前打晒玉米。据了解,勐板乡以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培育本地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小红米、小软米”的本地稻米品牌,逐步实现了“小、散、弱”向“高、精、强”现代农业的转变。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引进新品种和示范推广优质稻耕整、播种、植保、收获、运储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大降低了种植农户的生产和人力成本,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发展蔬菜种植助力增收脱贫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这个社会真是好,穷苦百姓得温保;名字叫做勐板乡,净吃白米泡肉汤;勐板大路通德党,全靠政府来帮忙……”

11月22日,正值中午的赛米河畔,阳光有些眩目,户丫村村民李发会戴着草帽,一边在田间采摘着自种的短豇豆,一边唱着自编的山歌《脱贫不忘感恩党》。

李发会家是户丫村矿上自然村的建档立卡户,她向长江商报公益记者介绍说:“在村里‘专业合作社+农户+蔬菜大棚基地+市场’模式的带动下,自家搭起了一片蔬菜园,种植短豇豆。”

“种这种短豇豆,收获的季节每天就此一项收入就有七八十元,成了我们的‘致富豆’。”李发会说:“我不怎么善于表达,但我喜欢唱山歌,就把党的恩情唱进歌里。”

户丫村地处赛米河东岸、棠梨山西坡,此前属于贫困村。尽管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但群众耕地较少,收入不高,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难题。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发现,李发会280字的山歌里,有唱到“一村有个带头人,人民群众跟着走;发展产业有盼头,提升环境美乡村”。她说,歌里的带头人指的是村里“三人核心小组”成员。

勐板乡在脱贫工作中,率先在全县建立了“三人核心小组”议事机制,即由乡包村党委委员、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组成村级“三人核心小组”,对县乡安排部署的工作由村“三人核心小组”共同研究,根据村情实际,制定工作落实计划,每一项工作都有一名“三人核心小组”成员负责跟踪落实。

作为永德县勐板乡户丫村党支部书记,穆文锐2016年走马上任时,他暗自思忖,户丫村自然环境优渥,要通过新的产业模式带领大家过好生活。

随着产业发展合作社的成立,穆文锐的想法找到了突破口。要种植蔬菜,首先得有基地。穆文锐决定先在荒田坝做实验,有成效了再向其它坝子铺开。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三人核心小组”成员鼓足勇气,每天起早贪黑地跑村串寨,挨家挨户做工作,直到群众理解和支持。

合作社将建档立卡户纳入社员,带动农户发展烤烟、蔬菜等新产业,由合作社牵头建设蔬菜种植基地,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大发展蔬菜种植,李发会一家就是社员之一。

在“三人核心小组”机制的有效推动下,很多种植大户看到了发展前景,也开始向群众租地种植四季豆、辣椒等蔬菜。

种植蔬菜的产值每亩最高可达2.4万元,远远超过种植玉米每亩800元的产值。到2019年底,种植大户发展蔬菜种植800多亩,实现纯收入500多万元;耕地租金从原来的每亩3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亩800元。

为了扩大销路,穆文锐经常开着自家的皮卡车,拉着满车的蔬菜,在户丫村村寨寨之间穿行叫卖,他也因此被称为“卖菜书记”。

5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永德县等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临沧市贫困县全部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记者手记

探访古老神秘的“黑色部落”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 黄聪 彭婧

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彝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永德县世居民族之一,占全县总人口的9.3%,同时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41.8%。

提到云南永德的彝族,就不得不说到俐侎人,俐侎人是彝族的支系,占全县彝族总人口的75%,是云南省临沧市独有的一个神秘族群。相传最初的俐侎人由景谷、景东一带迁徙而来,由于居住地面潮湿,建盖房屋要离地,曾称为“离地人”,后改叫“俐侎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俐侎人”。

整个族群延续到现在也仅仅只有2.6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聚居在永德县乌木龙和亚练,还有凤庆县的郭大寨等地,他们被称为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神秘民族,男女老幼服饰以自纺自织自染的黑布料为主,至今仍然传承着完整的俐侎独有的歌舞、祭祀、服饰、饮食等民风、民俗。

早就听闻俐侎人是县境内民风民俗保留比较完整的群落,民俗文化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保留至今。2020年11月21日,带着激动、好奇、敬畏之心,我们长江商报公益联盟突击队一行十人来到了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亚练乡的章太村,探访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黑色部落”。

一抵达此地我们就被俐侎人的传统服饰所吸引。勤劳智慧的俐侎人传承着古老的服饰制作工艺,他们的服饰都是由自己织布、染色、缝制而来。颜色以黑色为主,简洁大方、古朴厚重、端庄典雅,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其民族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似一张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充满了许多幻想与神秘的色彩,因此他们的服饰也被称作“穿在身上的历史”。

记者观察发现,看到的每位俐侎姑娘双手都沾着染料浸泡的蓝黑色,听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她们在制作服饰时留下的。每位俐侎妇女大约七八岁开始,就要学习纺线、织布、制衣,十四五岁便开始为自己做嫁衣,做够8套衣裳才能出嫁,在出嫁时要将8套衣裳全都穿戴在身上,但这不是负担与累赘,而是一份幸福与荣耀,也是俐侎妇女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据了解,山里时常遭遇寒冷以及树枝的挂撕,为了适应山野生活,俐侎人久而久之便在服饰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布料厚实、耐磨耐用。俐侎人传统的服饰制作主要经过8个流程:采购棉花—轧花(弹花)—纺棉线—煮晒—纺线球—织布—靛染—缝制。织出的布只有两种:白布和黑白方格花布。给布染色有两个步骤:一是靛叶浆染布;二是再用树皮染。

最后就是缝制衣服。服装制作比较复杂,特别是妇女服装。俐侎服饰一旦出现掉色就将染料反复拍打上补色,因制作工艺精细,质量上等,一套服饰穿上几十年都不破。俐侎人的男女服饰各有特色,男人头上缠有十米长的黑包头,上衣无领,右面开襟,裤子较短,裤腿肥大而宽,无裤腰。有的上衣中间开襟,左胸缝有一个较小的口袋,口袋镶有图案花边。

女人的头巾缠成板瓦盖状,一般姑娘喜欢用格子花布作头巾。正顶缠有一条宽带,带尾有简单的图案花纹,头巾带一直拖到腰部。妇女内外衣都是前面开襟。外衣无领,脚边和袖口都绣有十几道犬齿图案,称“狗牙边”,以示对狗的崇拜。内衣有领,胸前用一块兜肚挡胸,裤子宽大,裤脚下再扎一对脚套,脚套边沿镶有图案。俐侎女子的围腰有一大一小两套,大的从后往前围,小的从前往后围,腰上插响篾、烟盒、小镜子等心爱之物。

在章太村,热情的俐侎人邀请记者穿戴传统俐侎服装,体验当地名俗文化。当穿上阿朵(“阿朵”是俐侎人对未婚女孩的统称)的传统土布服、围上沉甸甸的头巾的那一刹那,我宛如穿越到千年前的古寨,人们围着火堆翩翩起舞,迎接新一天微光的降临。抚摸着这厚实又精致的衣襟,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年轻姑娘坐在织布机前一遍遍织染缝制的画面。闭上眼睛,我仿佛像是能听到石头敲门的声音和姑娘轻快的响篾声。这是多么纯粹而又质朴的幸福。一头,朵希(“朵希”是俐侎人对祭司的称呼)念念有词,祈祷着风调雨顺;另一头,小伙儿在引吭高歌,吸引邻家姑娘的注意;再一旁,女人们围坐在一起,说着些家长里短。这只是寨子里普通的夜幕,恍若昨日又驰骋千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