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top

mutemax volume

repeat

“快尝尝,这是今年下的地瓜!”刚来到常彦磊的办公室,他就给记者端上来一盘刚烤好的红薯

新鲜出炉的红薯皮已经爆开,露出里面橙黄透亮的瓤,蜂蜜质地的糖水顺着爆开的缝淌出来……吹着热气小心咬上一口红薯,香甜的味道瞬间充满口腔。

吃着红薯的工夫,常彦磊聊起了自己从大城市回到莒县乡下创业的故事。

“这是烟薯25号,也叫蜜薯5号,是我们现在主推的一个品种,它特点就是糖分多,特别适合烤着吃……”常彦磊介绍着自己基地种植的红薯,又转头聊起了历史上红薯的引进的故事。好像只要谈到红薯,他就有讲不完的内容。

红薯,是常彦磊创业的起点;也是因为红薯,他带着当地农民走上了一条致富增收的道路。

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要求_致富经地瓜种植技术_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视频

“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常彦磊。

做给农民看:自己掏钱引种新品种地瓜

2009年大学毕业后,常彦磊去到一家天津国企工作。一次旅游途中,他随身携带的地瓜干引起了同行旅客的兴趣,其中有位女旅客,曾在沂蒙山插过队,对地瓜干有特殊的感情。在这之后,她经常托常彦磊时不时给她寄些地瓜干。常彦磊从中嗅到了商机,开始在朋友圈卖地瓜干,销量不错。

2016年1月,常彦磊决定返乡创业,注册了日照人之初食品有限公司,还注册了“薯牛”商标,一门心思卖起了地瓜干。

可时间一长,就有顾客反映,不同批次的地瓜干口感差异很大,质量参差不齐。常彦磊把整个流程捋了一遍后,发现主要问题在于原料:当地农民一直种植的徐薯18和济薯5号,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品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耕种,早已有了连作障碍,亩产低不说,品质也十分不稳定。

为了得到优质的原材料,2017年常彦磊自己掏钱,从齐河县订下了2万株新品种脱毒地瓜苗——济薯26。没想到苗子拉回家了,却卖不出去。当地人多年来习惯于种淀粉型地瓜,苗种都是自己留的,虽然买的价格低点,但不愁销路。再看济薯26,苗子又贵又细软,看起来弱不禁风;关键谁也没种过,产量如何,大伙心里都没底。当地农民都议论:“我种了一辈子的地瓜,还能没你一个毛头小子懂?”哪怕是免费发放瓜秧,村民们也并不买账。

眼看手里苗子开始发黄,常彦磊就用小推车推着苗子和酒,找到几个和家里要好的叔叔大爷,送着好酒,让他们帮忙种自己的苗。同时,莒县农业局也帮助常彦磊联系了碁山镇一个基地种植地瓜新品种。就这样边送边求,常彦磊的苗子终于种了下来。

刚起步就困难重重,原本就不支持他创业的父亲冲他发火:“你就是瞎捣鼓,哪有上完大学又回来种地的啊!”父亲的反对、乡亲的观望,让常彦磊压力山大。但这些声音随着第一批济薯26的收获而烟消云散。10月份,到了地瓜成熟的季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来测产,在碁山的实验田亩产达到了9217斤,价格每斤5毛3分钱,亩均收入4000多元。实打实的效益极大地触动了围观的人:种传统地瓜,到头来一亩地卖不过千把块,这细瓜秧真成了金瓜秧!

新品种的好处也一传十、十传百地铺开了,人们都开始来抢购常彦磊的瓜秧。“现在在当地已经不需要做宣传了,大家都知道新品种红薯的好,一到栽种季节大家都抢着买,我自己栽种基地有时都用不上这些瓜秧,都卖了!”常彦磊说。

帮着农民卖:电商订单农业让农民不愁销路

地瓜产量上来了,接着就要考虑怎么把地瓜卖出去。

2017年电商直播风口正热,常彦磊也想从电商上下手解决销售问题,自己摸索着把地瓜挂在网上卖。刚开始,网店没人气没销量,年底一盘算,赔进去将近10万元。常彦磊不服输,把房子抵押了,又向银行借了30万元。为了能让公司存活下来,在每年地瓜生长的空档期,常彦磊也不闲着,带着团队四处寻找优质农产品,然后在电商平台上卖。南到广东,北至内蒙,全国各地被他差不多走了个遍。

本科国际贸易出身的常彦磊,再加上几年的文旅行业工作经验,没几年时间就将全国各地的特产物资都摸了个门清。线下供应链逐渐打通,加上他和团队在摸爬滚打中电商经验不断积累,常彦磊逐渐发展成电商平台上数得着的农产品供应商。

生意做大之后,常彦磊可以与平台直接对接,依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原料产地所种植的作物与品种,实行订单式农业产销模式。如此一来,既带领各地农民实现了农业作物品种的升级,也让他们的作物销路进一步打开。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常彦磊带领3000多户种植户在山东日照、广东湛江、河北唐山等地累计发展甘薯基地5万余亩,年产红薯1.3万余吨;在广东、甘肃、内蒙等省份累计发展南瓜基地1万余亩,甚至将订单送到了国外,在老挝金三角发展了1000余亩南瓜基地,带动老挝当地50余人就业。在常彦磊的帮助下,2022年种植户甘薯、南瓜每亩分别平均增收2500元、1500元以上。

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要求_致富经地瓜种植技术_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视频

常彦磊在查看刚收获的稻米。

带着农民赚:让专业知识变成农民致富经

不仅了解怎么种、怎么卖,常彦磊从一开始便深知技术对于农业的推动力。因此,他和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公司顾问。在平日里,常彦磊没事就跑到田里去,穿着布鞋在垄间转悠,看看地瓜长得怎么样,瞅瞅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还能有什么办法可以再提高点效率。

在不断观察与实验中,常彦磊总结出了“浅栽、平栽、多埋、少露”甘薯栽培技术,让地瓜种苗的成活率提高18%以上。在此基础上,他又联合专家发明了“一种盘夹式甘薯移栽机”,可以实现起垄、覆膜、施肥、栽培等功能于一体,1个小时可栽1.5亩甘薯;相比较传统的两人一天手工栽1.5亩甘薯,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而且苗株距更均匀、成活率更高。

为提高甘薯品质,常彦磊以承建省级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建立了山东省鲜食甘薯研究中心,打造了省内规模较大的甘薯种源库,年育脱毒种苗1200余万株。这种脱毒种苗亩产更高不说,且抗病能力更强。在今年日照市20万亩地瓜基地中,40%以上的种植户使用了脱毒甘薯种苗,预计至少可多收8000万斤地瓜,少用化肥24万斤、农药1.6万斤。

致富经地瓜种植技术_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要求_致富种植地瓜技术视频

常彦磊搭建的甘薯无菌组培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常彦磊一有空就会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在县里他办过甘薯种植培训班,也办过电商培训班,无偿向种植户传播甘薯种植技术,指导群众在各个平台运营农产品电商。在他带动下,莒县及周边千余名种植户投身甜蜜的红薯事业,常彦磊也被县里聘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导师”。

谈起自己为何选择了地瓜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常彦磊说,主要还是想为家乡里的老少爷们做点事情。现在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镇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地瓜这种好养活、不挑地、产量还高的农作物更适合现阶段村里去耕作。

多年与地瓜打交道,常彦磊成了地地道道的“土专家”。“我哪能叫专家!”听到别人这么称呼自己,常彦磊笑着说“我其实更像是夹在农民和专家之间的这么一个人,比农民更清楚一些科学耕作的方法,比专家更了解一些市场的行情,所以我能依据市场,让更多专业的知识变成能被农民们实实在在所利用的致富手段。”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见习记者 安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