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不懈追求、积极投身农业发展的“新农人”,他们放弃都市繁华,扎进农村投资创业,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给农村增添了新活力,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值此丰收节之际,记者走近我市“新农人”代表,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鼓与呼。
龚玉敏上台发表丰收感言。
“今天是我们中国农民丰收节,能和大家一起过上自己的节日我感到特别高兴……”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韶关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武江区龙归镇奇石村村民龚玉敏上台发表丰收感言时激动地说。
作为新农人农民代表的他,乘着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发展的东风,在两年前决定返乡创业。他创办的武江区乡村家庭农场,不仅获评韶关市示范家庭农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而且打造出的“龙归香蜜薯”在不久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对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我在珠三角打拼了20多年,当时经过市场调研了解到,一种农产品只有种得好、品质高才会有高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做精品农业,走科学种植的路子。”2018年,龚玉敏决定返乡创业,将他家附近的一块抛荒多年的农田流转过来创办了农场,主要种植红薯。
拿定主意后,他开始在红薯种苗选择和种植方法上下功夫。“当时我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帮忙选取种苗,一开始试种了几亩发现产量很高,就把红薯送给农业领域的专家、朋友品尝试吃,反响都很不错,我就决定把它打造成品牌。第二年就种了30多亩,现在龙归香蜜薯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80多亩。”
龙归香蜜薯呈纺锤体形,薯皮紫红色,薯肉淡黄色,生食脆甜清香,蒸煮后薯肉橙红色,软糯香甜,细腻无渣,薯味浓郁。在当天的“谷满粮仓·幸福武江”农旅展销推介会上,龙归香蜜薯以其独特的口感获得了不少游客的好评。
龚玉敏介绍,种出高品质龙归香蜜薯的秘诀就是“水稻+红薯+油菜”的水旱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水稻,水稻收割之后把稻草还田;下半年种红薯,收完红薯后再种油菜,花即将凋谢时就把油菜还田做肥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质结构,提高作物品质,而且油菜花开时还能吸引许多游客,带动村里的旅游。”
为了探索出这条科学种植的路子,他一方面查阅资料、参加相关培训以此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保持与业内专家的密切沟通,遇到难题时就及时请教。农场在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也根据生产需要制定了农药化肥使用、生产记录、质量检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编制了无公害红薯生产技术规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农场的红薯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亩产可达1500多公斤,部分红薯被加工成番薯干来增加附加值,预计今年综合收入可达130多万元。同时,通过种植红薯联农带农63户,其中有9户贫困户,带动种植16户,务工就业38户。
对于未来的发展,龚玉敏成竹在胸:“今年,我们增加了农机设备和产品加工设备,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做深产业链,使我们的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努力打造地方品牌,让更多人吃到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红薯。”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海霞
图片: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