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随着公鸡一声声的打鸣声,沉睡一夜的龙潭镇中坝村苏醒了,村民们又迎来紧张忙碌的一天。

记者走进中坝村四组,处处弥漫着泥土和番茄的芳香。一串串红的、绿的、黄的小番茄果挂在枝头,映衬着青翠欲滴的枝叶,格外亮眼。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番茄,这几天,番茄只要一采摘下,就立刻被筛选、包装、装筐、装车。

不用化肥农药 种有机番茄

眼下,正是大棚番茄上市时节,在中坝村基洪家庭农场,虽然采摘价格比市场价高,但记者看到,前来采摘的市民仍络绎不绝。据农场主人吴基洪介绍,该村主打有机番茄品牌,通过微商与线下市场推广相结合,并通过采摘体验的方式,将品牌效应放大。

“太好吃了,这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番茄!”来自市区的王女士正在一个大棚里采摘番茄,已经摘了满满一筐。

吴基洪的番茄棚吸引了很多人前去采摘,他一边忙着教大家怎么摘番茄,一边忙着为已采摘好番茄的游客称重。

“我们这里的番茄不打药,不用洗,直接吃就行,快尝尝跟市场上的有啥不同。”吴基洪一边说,一边摘下一个番茄递给了记者。记者一口咬下去,感觉汁水浓郁、香甜可口,整个番茄非常饱满,与市场上有些“发酸”的番茄口感大不一样。

“依靠龙潭无公害蔬菜的名气,我们的果蔬几乎不愁销路,番茄还在地里就有客商上门采购。”吴基洪对记者说,以前,他们种的传统番茄用化肥、农药,这几年,为了提高番茄品质,都使用土肥等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种出的番茄口感确实越来越好,价格也越来越高。

“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我们菜农也必须与时俱进,种出好吃又安全的无公害果蔬才行。”吴基洪说。

就近务工鼓足了腰包 村民们都乐呵呵

农场管理员赵宗群也格外忙碌,她每天要忙着采摘、包装等工作,“我们村的番茄已打出名堂,来我们这采摘的人基本上都是回头客,不愁卖。”赵宗群乐呵呵地说,她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有每个月挣五千块钱的好工作。

“我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不太现实。我们村里开始种植番茄后,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一天能挣100元,很知足。”村民宗祥家说道。

吴基洪介绍道,这里的劳务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目前已带动15户村民实现就业。“现在我们有占地20亩左右的番茄棚,除此之外,我们还轮种网红小黄瓜、茄子、豇豆等果蔬,明年会扩大规模”。

中坝村被旭水河围绕,土地肥沃。前些年,中坝村的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各自经营、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较差。为改变这种状况,村致富带头人罗文彬牵头采取“支部带专合社、专合社带农户,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发展模式,专业研究有机番茄种植。目前,该村番茄大棚达到200余个,占地180多亩。

龙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潭镇建有自贡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是自贡有名的“菜篮子”,“川龙潭”牌名优蔬菜品牌可谓家喻户晓。放眼龙潭,利用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已经形成了“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产业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可以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

眼下,龙潭镇蔬菜产业已形成蔬菜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经营的格局,各类蔬菜生产基地迅速发展,蔬菜产业体系越来越成熟,依托“菜篮子”驱动乡村振兴“车轮子”早已成为现实。

记者离开中坝村时,大棚里的工人们一边忙着采摘,一边拉着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在这生机勃勃的日子里,走在致富路上的中坝村村民们干劲更足了,他们正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丰收的喜悦。(程洁 王垚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