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遍祖国的山山水水,静下心来听我跟你说说福建西南部的这座古邑小城——漳平,漳平因地处“漳水之上,千山之中,此地独平”而得名。它不大不小,刚好惬意;它不张不弛,刚好舒适。漳平四时风物,各有其美,等你来解锁。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漳平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FM93.3,欢迎收听《打卡漳平》,我是主持人丹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漳平最具代表性的风物故事,一款源于自然,归于本真的漳平好物——漳平水仙茶!
在漳平,有一款名为“水仙”的茶种,有着如兰似桂的香气和清爽醇厚的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福建茶叶市场的“新贵”。
黄振明 摄影
漳平水仙茶于清末民初由漳平宁洋县(今双洋镇)大会村茶人刘永发从闽北引进漳平推广种植,并用独创的工艺创制了乌龙茶类唯一的紧压茶——漳平水仙茶饼,随后,经过百年发展传承和制作不断技艺精进,漳平水仙茶逐渐形成了香似兰清雅幽长,气如桂浓郁持久的独特品质。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广下,打造擦亮“漳平水仙茶”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规范茶叶品质,走出了一条广阔的产业发展道路,让漳平水仙茶成为带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2000年,漳平水仙茶被评为国家历史名茶,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展示,编入《中国名茶志》;2021年1月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2022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乡,位于闽西南的漳平自古以来种茶之风盛行,茶文化源远流长。据考,从宋代开始,漳平的先民就有了种茶的农事活动,历史上曾经种植有素兰、野山茶、菜茶等原生茶叶品种。到了清代中叶,跟福建各地一样,漳平民间种茶已有相当规模。
漳平水仙茶之所以久负盛名,蜚声中外,受广大茶客追捧,与它上乘的品质分不开,而这也需要多方面因素以及精妙手工技艺。
蔡瑞云 摄影
漳平水仙茶树喜阴好湿,其生长受当地地貌、气温、雨量、温度、湿度、日照、云雾、风速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漳平全年平均气温在20.3℃,年降雨量为1486毫米,以及高湿度、长日照等自然条件正符合这些要求。再加上当地大部分为疏松的红壤土,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这些为水仙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漳平水仙茶是半发酵茶,它的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细。一款好茶都得经历采青、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压模、烘焙这些工序,且每一个工序都得恰到好处。
水仙茶之所以能够在这几年发展平稳,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和青睐,重要的是当地坚持树立生态制茶,品质优先的发展意识。漳平水仙茶茶园的本身特点是“头戴帽、脚穿鞋、腰系带”。水仙茶树属于小乔木,根系较灌木发达,有助于涵养水土。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当地茶农引进大孢绿僵菌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角胸叶甲,集成组装“以螨治螨”、异色瓢虫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物对抗防治病虫害。同时,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让茶叶既能长势良好,品质又不受影响。
2021年漳平全市水仙茶园总面积5.4723万亩,产量5993吨,农业产值5.5亿元。漳平水仙茶已经成为带动当地发展,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从泥土里积蓄能量,在山林间悄然滋长,漳平水仙茶,由北到南的交融,如兰似桂的天然花香,滋味甜润甘爽,鲜得惊人,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新探索。说到这儿,主播要说:漳平水仙茶小众但出众,作为一份茶礼,沉淀的是经年累月的心意。
这里是漳平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FM93.3,欢迎收听《打卡漳平》,我们下期再见!
漳平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栏目主办:漳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播音: 杨丹丹
文案:陈俊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