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南县中鱼口镇陶家湖渔场的友良蔬菜基地。

大棚种藕有哪些优势_大棚藕带种植技术_大棚种植莲藕技术视频

下图:南县茅草街镇福兴村村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建设的蔬菜园。

蔬菜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我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131千亿级产业”工程的主要产业。目前,我市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累计产值约10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强龙头、创品牌、延链条、拓市场、增效益的总体思路,正逐步构建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市场信息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高效的蔬菜全产业链。

“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格局形成

8月29日,南县三仙湖镇关帝庙村村民刘国奇在瓜地里采摘冬瓜。他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30亩冬瓜,目前早中季亩产1万公斤左右,产值可达1.2万元。据村支部书记卢学科介绍,关帝庙村从1986年开始种植冬瓜,高峰期全村有冬瓜面积5000余亩,影响并带动周边邻近乡村,“下柴市”冬瓜一度扬名全国。因为冬瓜产业,全村率先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同日,记者在南县中鱼口镇五福村莲藕基地看见,10余名藕农正在塘里挖藕。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该镇的莲藕采取的是错峰采挖。夏季莲藕与冬藕的粉糯清甜不同,夏藕清脆多汁,更加鲜嫩。加之目前受旱情影响,正是蔬菜产出淡季,错峰上市,更能卖出好价钱。

据中鱼口镇党委书记夏琳介绍,近年来全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质莲藕种植面积超8000亩,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据了解,南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品种以秋冬季菜薹为主,榨菜、冬(南)瓜、大葱、水生蔬菜等均有大面积种植。通过优化区域布局,目前蔬菜种植“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发展格局已基本成型,建成以武圣宫镇、华阁镇、厂窖镇、麻河口镇、浪拔湖镇为主体的10万亩秋冬红白菜薹、菜心、油菜薹和榨(芥)菜基地,以三仙湖镇为主体的南茅运河沿线和乌嘴乡近5万亩冬(南)瓜基地,以南洲镇、浪拔湖镇为主体的万亩韭菜(薹)基地,以中鱼口镇为主体的万亩大葱基地,以武圣宫镇、麻河口镇、中鱼口镇、华阁镇、三仙湖镇为主体的万亩豆角基地,以华阁镇、厂窖镇为主体的2万亩莲藕水生蔬菜基地,以茅草街镇为主体的0.5万亩蒜苗基地。202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2.48万亩,产量88.39万吨,产值26.01亿元。

围绕品牌建设 主动对接市场

摘丝瓜、装筐、搬运……这是前不久,记者在赫山区岳家桥镇黄板桥村丝瓜基地看到的菜农们忙着收丝瓜的场景。“今年丝瓜的长势很好,今天摘了大概3000斤了,明天还可以摘5000斤,又不愁销路,镇兴公司每天都会来收。”村里的种植大户介绍。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岳家桥镇在建设美丽屋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在扮靓家园环境的同时不忘充实村民的“钱袋子”。通过召开屋场会、上门做思想工作,引导村民成片种植,又帮助供应种苗、引进专家培训种植技术,今年,岳家桥镇共发展白玉丝瓜、软皮螺丝椒、青皮茄子、黄贡椒等蔬菜基地600余亩,预计每亩产值5000至8000元。不仅村民们得了实惠,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8月29日,记者在沅江市黄茅洲镇志成垸村的天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十几名村民正忙着采摘反季蔬菜。据了解,这个合作社种植面积2300亩,采用稻蔬轮作方式,不但自己种,还从农户手中收购各种蔬菜。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性,也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近日,记者在南县浪拔湖镇红星村采访粮食生产时,村支书朱艳平却和记者谈起了晚稻收割后的蔬菜种植计划。她介绍,红星村今年计划利用冬闲田种植菜薹2350亩,并提前对接长沙、广州等地市场,拓展订单农业,拓宽销售渠道。

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增产增收

8月30日,赫山区衡龙桥镇湘江西村,种菜大户杨利明在大棚内播种冬季上市的辣椒、豆角等反季蔬菜。今年,专业种菜的杨利明玩起了新“套路”,做到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杨利明告诉记者:“种植反季、绿色、无公害蔬菜,不仅弥补了淡季蔬菜短缺、品种单一的空白,而且避免了大量露天蔬菜上市时卖菜难、价格低等问题,提高了基地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为发展壮大蔬菜合作社,杨利明还带着合作伙伴前往山东、河南等地,考察温室大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参加有关蔬菜的农资展览、学术会议,把先进的设施、技术及优良的农资引进来。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先后引进和示范推广“五新”技术50多项,设施栽培应用率30%以上,新品种、新肥料、新药剂、新技术应用率100%。

与杨利民相比,桃江县灰山港镇的卢和平,在当地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从最初的蔬菜专业户到如今的蔬菜种植大户,他走过了30多年。其佛座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流转土地438亩,合作农户118家,已建成的高标准钢架蔬菜大棚132个215亩,用于反季节蔬菜冬季保温。大棚内菜地铺设防草布4万平方米,用于防除杂草,另外还建成了“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搭建了150个大棚遮阳网。卢和平粗略地算了一下账,200亩绿色精细高效示范蔬菜基地通过水肥一体化、防草布等措施,每亩可实现节本增收1000元左右。另外,示范基地通过良种良法、反季节种植、提高复种指数等手段还能实现增产增收1000元每亩以上。

资阳区系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区),是有名的小水果之乡。2021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7.34万亩,总产65.72万吨,全区果蔬茶综合产值23.76亿元。补齐“田头冷柜”这一产业短板,是对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的有效推进。该区迎风桥镇迎风桥村的佳材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收购榨菜、豆角、辣椒等制作坛子菜,建成冷库后,方便了农产品储存,收购量同比2021年增加10000多公斤,年销售额增长4倍,先后带动5家蔬菜经营主体建设冷藏保鲜设施。2年多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帮助全区农户增收5200万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