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余10月10日消息(记者邓玉玲)近日,记者走进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简家村罗非鱼养殖基地,饲养员正在给鱼喂食,随着鱼食的一抛一撒,罗非鱼纷纷争相跃出水面争夺食物,数千条鱼儿游动,响声四起。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在江西地区鲜有人工养殖,属于“冷门鱼种”。水西镇简家村却将罗非鱼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热产业”。
养殖基地大棚(央广网发 唐齐 摄)
养鱼先养水,科技助力养鱼增收
水西镇简家村位于袁河中下游,环境优美、水源充沛,有着得天独厚的渔业养殖优势。简家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工厂化养鱼产业。简家村通过招商引资,联系到新余市某渔业公司,一同合作创办了新余市唯一一家罗非鱼养殖基地,将渔业优势转化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优势。
养殖基地大棚内,工人正在投喂鱼料。(央广网发 唐齐 摄)
“我们基地是今年3月份正式投产,总共投放了16万尾鱼苗,预计可产出罗非鱼20万斤,罗非鱼主要供应新余本地市场。”谈到养鱼基地的运作模式,致富带头人姚凯如数家珍,“我一直从事鱼类行业,观望、了解了几年才开始计划养殖罗非鱼。罗非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养鱼先养水,我们专门在鱼塘内配备了水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温、水质等情况,技术员每三天进行一次水质监测,每五天进行鱼生长情况检查,养殖出来的罗非鱼存活率高,生命力顽强,还能实现全年稳产。”技术人员彭亮云告诉记者,为了让罗非鱼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他们选用了特定的鱼饲料进行投喂,一天两次,平均每天要消耗1000斤鱼食。
致富带头人姚凯正在捕鱼。(央广网发 唐齐 摄)
水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小、密度高是工厂化养鱼的优势所在。基地依托简家村艾坑水库的水资源,采用工厂化高密度水循环养殖系统,结合仿野生养殖技术,循环水养鱼,对于高效利用和保护珍贵的水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据介绍,罗非鱼生长周期一般在4至5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个批次。今年第一批基本已经养成,长势好的罗非鱼已达到了成熟期,可以上市供应至商超、农贸市场。
将“冷门鱼”做成为民增收致富的“热产业”
如何培育特色产业?简家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摸索出“党支部牵头、养殖户管理、村民参与”的合作模式。据了解,罗非鱼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致富带头人投资260万元。正常运行后,养殖基地每年出鱼量约30万斤,年销售收入约240万元,年纯利润约80万元。养殖基地与致富带头人合作期限为10年,约定按照物化资产的10%进行年度收益分红,还吸纳脱贫劳动力5人,其中长期脱贫劳动力1人。
养殖基地大棚内(央广网发 唐齐 摄)
“在这上班离家近,每个月有3000元收入,年底还有分红,蛮好!”60岁的脱贫户康建忠笑着说。
“我们将继续大力发展工厂化养鱼项目,目前正在筹划二期养殖基地,计划选址在简家村樟树坡水库,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养殖和管理技术水平,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以鱼富民的道路。”简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家保说。依托袁河一江秀水,简家村将继续通过“党组织+养殖户+村民”模式,将“冷门鱼”做成为民增收致富的“热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提速换挡,大力发展渔业产业,走出一条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