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起步,但很多农民还没有形成市场化意识,农业生产仍然广泛存在跟风现象,就是今年看见或者听说哪种农产品赚钱了,明年就种植哪种农作物,如此一来,几乎年年都出现一窝蜂种植某些农作物的情况,事实上就等于追着市场的尾巴疲于奔波,能够赚钱的只是少数。
近些年来稍有一点文化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种地的要么是对市场化一直不能适应甚至仍然有抵触情绪的老年人,要么是带着孩子的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至于根据市场变化搞规模化农业生产的更属凤毛麟角。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农村基层干部——包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对农业生产往往不闻不问,他们更不会主动向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根本就没起到引导或者指导的作用,农民们因为过去的教训,还很不信任干部,甚至害怕干部瞎指挥瞎折腾,这样乡镇和村干部某种程度上就失职了。再者,很多地方虽然有所谓的“农校”,实际上形同虚设,除了炮制虚假档案几乎无所作为,既没有在技术方面给予什么帮助,也没有在观念上对农民有什么引导,简直多余。在越来越市场化的大潮中,没有市场意识的农民怎能种出值钱的赚钱的农产品?
今年1月3日晚上7时,零下7摄氏度,55岁的泰安菜农钟元勤将大白菜运到济南,然后每天再用地排车拉着走街串巷销售。虽然五六斤白菜才卖一元钱,但卖出去之前仍要不停地扒掉菜帮子,让顾客满意。这位记者说,2008年种植大白菜的山东菜农,已铁定亏本。春节将至,我们广东这里一些水果便宜得让人颤抖。质量很好的橙子,不到一元钱就买一斤,往常金贵的沙糖桔,也是这个价钱。菠萝更是一块钱多一点就可以买一个。
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一条规律,实际上就是老百姓熟知的“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相对于市场需求变得不稀罕不稀缺了,前面就只有贱卖这一条路了,保本都成问题。
现在大家都说要保护农业,而且在作报告的时候按报告的先后次序把农业放在第一位,但是着眼点却还是放在保持农业大军、保证种植面积上。粮食市场、棉花市场,前几年还厉行封闭运行。结果怎么样?1999年由于棉花大丰收,收购价格一下子就跌落1/3以上,对农民的打击非常大。种什么亏什么,养什么亏什么,农业垮了,我们都要吃苦头。
农业天然是个竞争行业,而且有与动植物生命周期联系的特殊问题。现代经济学的“零利润定理”告诫说,如果任由竞争下去,竞争行业一定趋向于零经济利润,就是变得大家都没钱可赚。要躲开这个前景,靠的是创新。但是必须指出,和别的竞争行业不同,农业只能在动植物原有种类的基础上改良,不能像家用电器那样三天两头发明新产品,所以农业不能太指望创新。既然创新的天地不大,那么一定要冷静接受丰产通常不能丰收的道理,因为物以稀为贵。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生活中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就是农产品价格过低。究其根源,是当初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跨越式实现工业化,就采取包括统购统销在内的计划经济手段,人为地压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原始积累。为此,农村人口承受了特别大的牺牲。
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并不容易消除。去年一段时间,粮食价格有上升的趋势。这本来很好,可是影响舆论和决策的许多人,就惊呼粮食安全问题来了,马上拿出来的对策,就是让粮食在一定的地域里面封闭运行,让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基础作用的决策被抛诸脑后。现在一些朋友惊呼,“如果粮食不够,谁来养活我们?”首先,怎样才算粮食足够,其实大有可斟酌之处。退一步,是否因为有人觉得粮食可能不够,就要农民多种粮食,为我们做出牺牲?
我们天天喊要让农民富起来。可是在我看来,嗓子喊破了,也没有让大米等农产品的价格翻番来得实惠。“谷贱伤农”,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教训。凡是农产品,都受这个规律支配。难道大白菜一元钱可以买五六斤,质量很好的橙子跌到几角钱就可以买一斤,粮食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很多,才是我们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