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弯腰是她最美的奋斗姿态——记全国劳动模范、西安市阎良区阎诚脆枣专业合作社技术员兼工会主席杨梅

种植杨梅致富_种植杨梅赚钱吗_致富经杨梅种植视频

在阎良区武屯街道办沟王村,有一位公认“女能人”,她躬身探索脆枣种植技术25载,带领全村种脆枣走上致富的道路,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在土地里播种希望的人”。2020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探索 巾帼不让须眉

25年前,杨梅所在的村子因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枣树,让沟王村有“万亩枣园”的称号。当时群众没技术,没经验,市场也不活妖,大家对枣树按传统管理办法,放任自由生长,没有经济效益。加之,枣树3年才能结果,甜瓜只需半年就能收益。2000年前后,甜瓜成了农户首选的对象,曾经的“万亩枣园”仅有三四户仍在坚持。杨梅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别人种什么我不管,我既然选择了枣树,我就要把它干好、干精、干细,让它结出好果子。”

农业种植看似简单,其中却有学不完的知识。冬枣吃着香甜,但种植却充满了苦累。起初杨梅尝试种植相枣,但市场和产量不乐观,她转变种植模式将相枣嫁接成梨枣,后又改成如今的冬枣。通过不断摸索,她还将种植甜瓜的大棚技术应用到种枣上。同年,胆大心细的杨梅还研究出适合枣树生长的钢架大棚,通过合理控制棚内温度、湿度,模拟自然环境下的生长条件,借鉴苹果树环剥方式,树干上的养分就不会在秋冬时节回流到树根。

“农业人人都能做,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好,想要真正做好农业,就必须下大力气。”杨梅的爱人杨学红说,合作社里的枣树,哪棵树产量高,哪棵树受过伤,他们心里很清楚。

经过多项目改良技术,杨梅种植的冬枣产量每亩增加了1000斤,价格从每斤3元涨到了10元左右,提早上市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吃进嘴里的东西,单有技术远远不够,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让冬枣种植走上精品化、安全化的路子,杨梅坚持使用有机肥,严控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并实行开放式管理,把每次上肥的时间和种类公开,接受群众、社员和消费者监督,生产出真正的纯天然绿色无公害产品。

经过对品种的不断引进、筛选和推广,目前合作社已经形成了秦宝冬枣、沾化冬枣和脆枣三大支柱品种,2013年成功申请了“洪萃”商标后,秦宝冬枣走上了品牌化、精品化发展之路。

互助 致富不忘带乡亲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富。10多年间,杨梅的冬枣园从3亩增加到了500亩。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她深知农业的难:“我想在带领本村群众及贫困户在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的道路上,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了让乡亲们一起种植冬枣, 2014年,合作社自费办起了“农民大讲堂”,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到大荔、杨凌、山西等地考察学习,合作社逐步形成了“基地课堂+流动讲堂”“定期讲座+地头实践”的双重学习模式。

现如今,沟王村的冬枣亩产从3000斤提升到了4000斤,村民年收入从5000元/亩增长到3万元/亩。今年,合作社通过电商销售、礼品市场、商超对接等销售渠道,让30%农户的纯收入超过10万元。为了冬枣产业能长期发展,规避市场销售压力,合作社又自建起冬枣加工厂生产线。

未来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枣园凝聚着杨梅的心血,也孕育着乡亲们致富的希望。2015年,合作社免费为村里30户村民发放了16000棵树苗,建成200多亩钢架大棚,帮已有果园的村民对100多亩老园进行设施改造。为了便于冬枣储存,合作社自建保鲜储存库免费供社员们使用。

无论走多远,杨梅都没有忘记贫困的乡亲们。2016年以来,杨梅累计为贫困户投资大棚及物资建设120万元,各种救助及资金投入33万余元,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多年来,她为白血病、肾病患者捐款,为贫困教师购买家电。为贫困户和合作社职工购买小额意外保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杨梅主动为辖区村民购置了口罩、方便面、消毒液、洗手液等物资,和丈夫一起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3320元。

“身边的田野,手边的枣花香……”杨梅已经离不开这片枣园。在她看来,再多的荣誉也抵不过一户村民丰收的消息。只有把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把冬枣产业不断做精做优,才算是用实实在在的劳动成绩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骆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