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头肉牛体重在一吨左右,每年可出栏400余头,一头牛的利润大概在3000元左右。”近日,在牡丹区黄堽镇马堂村肉牛养殖场,负责人庞承建说,他靠饲养肉牛走上了致富路。

黄堽镇把发展养殖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通过养殖大户示范带动、家庭农场抱团发展等方式,已发展140多家养殖专业户,肉牛、生猪、蛋鸡等累计存栏量近60万头(只),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近年来,牡丹区围绕绿色、生态、特色畜牧养殖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养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之基。

在高庄镇大石庄村冬雨观赏鸽养殖孵化基地,养鸽专业户石冬冬一手拿手机一手举鸽子,在鸽棚里开起了直播。“现在80%的鸽子都是通过网上销售,平均每月卖1000单左右。”石冬冬表示,目前年销售收入在200万元以上,并带动当地200多名村民养殖观赏鸽,村民累计年收入逾2000万元。

同时,牡丹区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原则鼓励支持特色养殖业发展,通过合作社带动、培养致富带头人等措施,形成了观赏鸽、蟾蜍、黄粉虫等特色养殖基地200余个,带动5000余户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沙土镇贾庄村,村民刘国庆养殖的蟾蜍长势良好。“蟾蜍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我今年投入蟾蜍幼苗30余万尾。”刘国庆说,“我正摸索一种农蛙共生模式,农作物为蛙提供生长环境和场所,而蛙能吃掉农作物上的害虫,排泄物可作肥料,着力培育形成生态循环产业。”

而在沙土镇曹屯村庞绍全的养殖棚内,1.5万箱黄粉虫成了增收的“黄金虫”,目前月销量10吨左右,每吨售价2万余元。“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蜕皮、虫砂,也可用来加工饲料,每月能卖8000元左右。”庞绍全说。

郜玉华 杨云 晁瑞君 高志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