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椅圈镇兴隆山村栾守彬的大棚里看到,蓝莓枝干上挂满令人垂涎欲滴的蓝莓果,一颗颗晶莹剔透,犹如小巧圆润的“蓝宝石”。工人们正在采摘果实,小小蓝莓果不仅深得消费者的青睐,更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现在正是摘果的时候,用工量很大,平均每天有20多名工人在干活。”栾守彬共种植4个蓝莓棚,面积20余亩,品种包括L11和L25,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采摘期从3月底持续至5月中旬。繁忙时期,整个园区有近百名工人工作,采摘工人日收入在200元左右。
“我们采用的是基质栽培技术,蓝莓品质更高,预计今年总产量能达50000斤,产值170多万元。”栾守彬介绍,这种技术使用基质栽培,不仅更适合蓝莓生长,还能减轻土地资源压力,避免生产过程中对土壤产生污染。选择种植蓝莓,也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在特色农产品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镇里经常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指导讲课,提升我们的种植技术水平。”栾守彬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椅圈镇立足自身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域蓝莓种植面积928亩,总产量576吨,品种包括L25、L11、优瑞卡、宝珠、西班牙42等,年产值约2671万元。小小蓝莓不仅是种植户的“致富果”,更是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幸福果”。
接下来,椅圈镇将继续在科技投入、设施建设、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整合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锻造强势“产业品牌”,助力农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活力。
图文|林焕东 周雨婷 卢月